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17

貨櫃碼頭上蓋 建築「空中樓閣」?

本周四,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繼續討論眾多增加土地供應選項當中的六項,包括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及碼頭上蓋發展、改劃土地用途作住宅發展 ( 包括綠化地帶休憩用地和社區用地 ) 、增加發展密度、新市鎮發展、綜合發展區和市區重建等。 這一篇,先說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和上蓋發展。 葵青貨櫃碼頭位處葵涌青衣和昂船洲的海旁地帶,佔地二百七十九公頃,自一九七二年起分階段建造及投入運作,最新的九號碼頭於二○○三年開始運作。九個碼頭分別由五個私人營辦商按不同的土地契約以商業模式營運,合共提供二十四個遠洋船泊位。 另外,圍繞碼頭範圍約有一百公頃主要用作港口後勤用途的土地。這些土地大部分以短期租約形式租予營辦商,用作停泊貨櫃車或存放和處理貨櫃,以支援碼頭運作。 香港港口是全球第五大的貨櫃港口,接近八成貨櫃吞吐量由葵青貨櫃碼頭處理。由於碼頭已運作多年,而且位於市區,擴建潛力受到限制;因此有建議認為,為維持其長遠競爭力,應該把碼頭遷移,藉此更新及提升港口設施,並重新設計,令運作更有效率。與此同時,貨櫃碼頭遷移後便可騰出約三百八十公頃土地作發展用途,面積相等於七個太古城。 雖然重置貨櫃碼頭確實能夠有效釋放大片市區臨海土地,面積亦足以作全面性的總體規劃;但亦必須考慮各項因素。貨櫃碼頭既屬私人土地,政府要徵地便先要與土地擁有人就方案達成共識。 更關鍵的問題是:「貨櫃碼頭往哪裡重置?」碼頭既要供大型船舶停泊,航道又要有足夠水深;要重置碼頭,沿岸處已難以覓地,極大可能需要填海。 輾轉之間,又回到「維港外填海」作為增地選項的討論。社會必然關注填海作貨櫃碼頭對整體環境、水質、海洋生態和漁業的影響。再加上碼頭運作所產生的空氣污染、噪音、眩光和廢物處理等問題。更甚的是,填海作貨櫃碼頭還要在水深最少十七點五米的水域,而新港口亦須緊密連接本港的主要區域及相關策略性海陸運輸網絡。因此選址比填海作一般發展用途更受局限,而碼頭用途對環境影響的關注亦更大。再者,政府至今仍未曾從土地供應角度詳細研究任何由政府主導的碼頭重置方案。 倘若社會能夠接受大範圍填海並有良好的交通支援作重置碼頭,哪為何不直接把這片土地作房屋發展?這既可加快房屋供應,亦免卻因搬遷碼頭而要面對的各種難題。 重置碼頭之外,坊間亦有人建議:「怎不乾脆在碼頭上蓋建屋?這便省卻了搬遷碼頭

維港外填海 機遇與挑戰

本週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舉行第三次會議,就增加土地供應眾多選項當中三項,聽取政府介紹並作出討論。三個選項包括空置土地和臨時用地,維港以外填海,及岩洞和地下空間。筆者個人認為,在三個選項當中,相對於東拼西湊的找尋閒置土地的見縫插針式規劃,維港外填海較能有效地提供可作全面性規劃的額外土地。但不容否認的是,填海造地要面對的社會爭議亦不少。連番爭議令政府一直猶疑不決,間接加劇了今天和往後因土地短缺產生的問題。 一直以來,香港城市發展都是通過填海造地以增加發展用地。香港的九個新市鎮中,有六個是在填海土地上興建,包括荃灣、沙田、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涌。不過,在二○○○年後,以填海造地建設新市鎮的工作近乎停頓,導致公共房屋覓地困難,供應嚴重滯後等問題。相反,相鄰的新加坡和澳門近年卻積極填海造地。新加坡填海令土地面積增加了兩成四,而澳門則增加了一點六倍。 事實是,有見香港土地短缺日趨嚴重,早在二○一一年,政府已展開《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維港外填海和發展岩洞》的研究,期間亦舉行了兩個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活動於二零一三年完成。過程中,政府亦從二十五個選址中篩選至五個近岸填海地點,包括欣澳 ( 六十至一百公頃 ) 、龍鼓灘 ( 二百二十至二百五十公頃 ) 、馬料水 ( 六十公頃 ) 、小蠔灣 ( 六十至八十公頃 ) 、青衣西南 ( 面積仍有待研究 ) ,並建議在大嶼山和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興建面積達一千公頃的人工島。 除了可以提供大面積作全面規劃的土地外,相對於其他如徵收農地和棕地等增地辦法,填海造地的好處是不用經過收地賠償這個既具爭議又冗長的過程,亦免卻因政府要與發展商洽談補地價而被社會標籤為官商勾結。另外,填海亦可解決本地過剩填料和發展岩洞和地下空間所產生的填料的處理問題。 填海既是爭議性的課題,社會意見亦不容忽視。有不少人雖認同填海造地有效解決土地短缺和提供土地儲備,「但就不要在我這區」。明顯地,當地居民對填海後的社區環境影響(例如交通和景觀等)非常關注。 環保組織和漁農界亦有意見,認為填海會破壞天然環境,影響海洋生態,令如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無處棲息;填海亦會減低漁獲,影響漁民生計。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要面對的關注。故此,若然社會認同填海是其中一個增加土地的辦法,當局必須設法減少對自然生態的損害,並提供額外的保育方法。 至於有反對意見認

善寧之家 為生命賦意義

Image
【圖:賽馬會善寧之家樓高四層依山而建,建築物與大自然融合,為病人提供清幽寧靜的療癒環境。】 今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獎項新設「主題建築獎——共融設計」。獎項由賽馬會善寧之家奪得。作為該項目的建築師,筆者和團隊都感到非常鼓舞。 位處沙田亞公角山腰中的賽馬會善寧之家,經過四年多的設計與建造,在二零一六年底落成。這裡既不是醫院,也不是療養院,更不是老人院;而是一座為晚期病人提供紓緩治療的院舍。 晚期病人最需要的,不是僅僅用醫療設備去延長生命,而是有家人陪伴,在最少痛苦下,有尊嚴地活到生命最後的一刻。建築師的使命,便是要設計一個寧靜和舒適有如家一般的環境,讓病人和家人的身、心、靈得到照顧。 我們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身心靈療癒場所。因此,讓善寧之家與大自然融合,便成為我們的設計方向。 善寧之家是一座四層樓高依山而建的建築物。前面是吐露港和沙田馬場,背面是個綠樹林蔭的山坡。我們按地勢設計,把病房設在頂兩層,好讓住宿者享有河景或山景。地下和一樓則設置了餐廳、演講室、靜思室、告別室和多用途房間等配套設施。 這裡不像一般醫院般的冰冷,也沒有隨處可見的醫療器材和團團轉的醫生和護士。相反,地下大堂是個寬敞的大客廳和餐廳,放上了餐桌和柔和色彩的座椅。白天和煦的陽光從外牆落地玻璃透進室內,為空間增添生命力和一份溫暖的感覺。 二樓和三樓共有三十間約四百呎的房間,每間都設有獨立洗手間。還有備餐間可供與病人同住的家人或訪客作簡單的煮食。除了一張可以調整角度的醫療病床外,房間都佈置得像家居一樣。在這裡,病人亦可以用自己的物品布置家居。筆者也曾探訪過一個病者的房間,她把孫兒的畫作貼在牆上作布置,令房間滿載親切溫馨。 為了讓住宿者近距離親近大自然,每個房間都設有露台。病者和家人可在房間看風景,細聽風聲雨聲,蟬鳴鳥叫,以紓緩緊張的心情和減低壓力。 病人和家人想出外,可以到花園走走。由於建築物建在斜坡,二樓的房間可以與後山連接,我們就在山腳下建了一個花園。有別於香港的公園為了怕落葉要打掃只種常綠樹,善寧之家的花園種植了會開花的樹木,讓景色可隨四時變換。此外,園內還種植了迷迭香、薄荷和九層塔,刺激病人的嗅覺和食慾。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花園,可說是善寧之家房間以外的靈魂。這裡提供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感,幫助晚期病人重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