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16

設計以人為本 建築愉悅空間

Image
【 圖 :獲境內優異獎作品何壽南小學。 建築物的外牆用了不經修飾的清水混凝土,充滿了原始味道 。 ( 圖片由香港建築師學會提供 ) 】 上星期介紹過兩項榮獲本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週年獎項的文物建築。這一篇,繼續向讀者推介另外三座公共建築。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千禧年代初期,由政府興建的學校,都採用 「 標準化 」 設計。即是說,同一時期的學校設計,全部都是一式一樣。筆者曾經批評,這些標準式設計,不但令建築師無法發揮創意,也令城市景觀變得沉悶。學校沒有獨特性格,事事講求標準答案,又怎能訓練出具創意的新一代?終於在二零零二年,政府決定放棄標準設計,每座學校會因應教學理念和地理環境需要做設計,該政策亦為遭人詬病的 「 倒模校園 」 劃上句號。 今年榮獲境內優異獎 — 社區建築獎項的作品,是由建築署設計,位處啟德發展區的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建築師的設計概念,就是要營造出鼓勵探索,培養主動學習的環境。建築師在介紹作品時這樣說: 「 一般的學校八層高,操場設在地面,逼使學童經常上落樓梯,很不方便。我們建議以興建較低矮的四層高建築,並把操場升高,以減低操場與課室之間的距離。 」 建築物的外牆用了不經修飾的清水混凝土,充滿了原始味道。而且,由於校舍位置被高層住宅及公路圍繞,建築師便把樓宇後移,再以花園,垂直綠化和木材屏風為周遭的繁忙提供了緩衝,成為市區中的綠洲。建築師亦利用接橋,柱廊和庭院穿梭建築群中,塑造出微型社會,一個城市中的城市。 評審團認為,何壽南小學挑戰了依照最新建築署設計規則的標準方法。通過重新測檢一般三十間教室校舍的立體空間關係和規劃,向社會展示了新穎的低層建築模型。這所小學,就像一座迷你城市,既呼應周邊的環境,又為社區互動與交流開闢了新的空間。該作品既具備建築的複雜性,又符合非凡的審美特點。 近年,政府在推動環保教育方面不遺餘力。去年,沙田環保站獲獎。今年,建築署以東區環保站再下一城,榮獲會長獎項及主題建築獎 —— 都市設計兩個獎項。東區環保站位處港島西灣河的天橋底,是環保署於十八區設立社區環保站的首批試點之一。設立環保站的目的是推行源頭減廢。環保站為社區提供物料回收再造支援,包括廢物回收及分類等。透過加強推廣環保教育,鼓勵市民實踐綠色生活。 建築師便在東區走廊天橋下的一個原本作為臨時停車場的地方

成就優秀建築 不必拆樓重建

Image
【 圖 : 香港建築師學會週年獎項展覽日前金鐘太古廣場開幕 。】 一年一度的香港建築師學會週年獎項頒獎典禮及展覽 , 本週三於金鐘太古廣場舉行 。 今年 , 評審團從五十八件參賽作品中選出八件作品 , 頒贈共十一個獎項 。 得獎作品包括終審法院復修工程 、 成都遠洋太古里 、 長沙叮叮創意中心 、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 東區環保站 、 匡智松嶺賽馬會智障人士綜合訓練設施 、 聚舍住宅及 The Camphora 等 。 這裡先介紹 獲獎的 兩座文物建築作品 。 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大獎及文物建築主 題 建築獎的終審法院復修工程 , 由建築署設計 。 這座大樓原為最高法院 , 建成於一九一二年 。 一九八四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 這棟重要歷史建築在香港早期發展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 , 大樓亦象徵著香港法治的建立 。 建築師的工作 , 便是要把這 幢 曾經作為立法會大樓的百年古蹟 , 改造成終審法院 。 所提供的設施包括兩個法庭 、 登記處 、 法官辦公室及休息室 、 圖書館 、 展示司法機構展品的展覽廊 、 建築歷史展覽廊 、 律師更衣室及休息室等 。 評審團認為這是一個出色的文物保育個案 , 充分體現追求建築的卓越 。 在恢復原始風貌 、 復興歷史 、 喚醒隱藏記憶及重新處理被遺忘細節的過程中 , 都具有清晰的靈敏性 。 該項目採用靈敏且錯綜複雜的修繕解決方案 , 在維持原有建築風貌和法定新要求之間作出平衡 。 整個設計和施工的過程 , 實在是一個透過時間優雅地揭示文物建築真實面貌的 「 考古 」 過程 。 另一項獲得文物建築獎的作品 , 是一座位處尖沙咀 海防道 的私人物業 The Camphora , 由何世樑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 。 這是一幢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 樓高十層的住宅建築 。 發展商決定不把樓宇拆卸重建 ; 於是建築師便把樓宇復修 , 改造成現代化的服務式住宅 , 並把已被圍封的陽台還原 。 復修後的外牆 , 凸顯了陽台的橫向線條 , 再加上原建築物的弧形轉角 , 重現了當年實而不華簡約明快的建築美學標準 , 為舊區展現簇新的面貌 。 評審團認為這是一個大膽的構思和聰明的做法 , 用最少的改造完成了一處現代化的住所 。 設計呈現了該時期建築類型的共通建築特點 , 並以樸實無

淺談棕地發展

近年,政府為了解決房屋問題,千方百計找尋方法提高土地供應,以「多管齊下」方式開發住屋用地。當中包括增加地積比率、改劃土地用途、舊區更新、新市鎮發展,更提出在維港外填海和發展岩洞地下空間等。 有人說 : 「 發展就是破壞環境。」隨著社會對環保意識日漸提高,城市發展便更形困難。 在已發展地區增加密度,或在屋邨公共空間內「見縫插針」的加建樓宇,每每惹來鄰居反對,舉步難艱;改劃休憩用地和社區用地也同樣地到處碰壁。舊區更新面對業權分散、繁複的賠償收樓程序和保育問題,亦屢遭挫折。此外,郊野公園踫不得,收農地多爭拗,填海又被認為影響海洋生態;岩洞發展耗費高昂,難以符合經濟效益。故此,不少環保人士提出「棕地優先」計劃,催迫政府應先發展棕地,然後才考慮其他增加土地供應的辦法。看來,棕地發展相對於其他辦法,反對聲音較少。 究竟,甚麽是「棕地」?其實,棕地本來是綠地,一般是指位於新界鄉郊的荒廢或已被破壞並轉作其他用途的農地,主要集中於新界北部及西北部相對平坦及較容易到達的地區。這些土地,充斥著貨櫃場、貨櫃車停泊處、建造機械及物料倉庫等。 以上的活動,並非由政府刻意規劃,而是由土地擁有者經年累月地演化出來。這些活動,卻夾雜於寮屋民居、農地和養殖場之間,往往與周邊環境並不配合。 事實是,香港現時多個正進行規劃或設計的大型土地供應項目,包括洪水橋、元朗南、古洞北和粉嶺北等新發展區,便涉及共約 340 公頃的棕地,面積與整個啟德發展區相若。 發展棕地,雖然可以增加住屋土地供應,又可改善不配合的環境,但過程絕不容易,要解決的困難也不少。由於棕地並非空置,屬於私人土地,當中亦有經濟活動。要把棕地密集的地區作新市鎮發展,政府有必要提供全面的基建、交通及社區設施配套,更涉及收地、清拆、賠償及遷置等安排,需要周詳的規劃考慮。當中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有效地安置現有的作業,並配以相應的基建提升。這樣做,方能平息爭議,改善環境。 要安置現有的作業,又可騰空更多空地去作基建配套、住宅和社區設施;把原有作業向高空或地下發展,便是必然的選擇。因此,政府可考慮興建多層樓宇,底層可存放例如建築材料、貨櫃等重貨物,上層可作物流、貨倉或工場等其他用途。又或者,可以興建多層的貨櫃存放場地,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設計這種多層樓宇以安置現有作業,需要考慮的事項,包

帶著矛盾做建築 《三十六計》闖水都

Image
【圖:蕭國健作品《初告解》,鼓勵參與者向教堂上空懺悔而獲得釋懷。】 上文提到,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是《來自前線的報告》(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 )。香港館策展人蕭國健 Stanley ,將會率領十七位年輕建築師和藝術家,踏足世界大型建築舞台,並以《建築兵法》為題,展現本地建築師在社會和工作上面對的矛盾,及透過「三十六計」中的各種計謀,企圖衝破困局。 今天的香港,以商業為主導,大部分建築物都以賺錢為本,再加上嚴苛的條例,和政府部門的繁複官僚程序,局限了不少創意。年輕人滿有熱誠和夢想,卻經常面對著種種的束縛。 蕭國健在策展導言中這樣說:「每一位年輕建築師和藝術家都非常獨特,他們擁有專業知識,且各具特色個性並展現全新的道德價值,是社會中重要且嶄新的原動力。他們了解社會的趨勢,並認識科技發展。無論作為建築師與藝術家,他們不免要在麵包與理想之間爭扎求存並面對著種種創作困境。」 這些在前線作戰的建築師,各人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建築師蕭國健的作品,題為《初告解》。噢,年輕建築師要辦告解?他犯了罪嗎?怎麼要懺悔呢? 這個年輕建築師,在新西蘭成長和讀建築,回到香港打工後,發現讀的與做的竟是南轅北轍。「外國讀建築學藝術,回到香港就要炒到盡、斬樹拆古蹟、起屏風樓。甚麼環保露台和窗台用不用計入地積比率?這些都是讀書時沒學過的。」蕭國健在展覽記招中這樣說。他在大公司打工十年後,毅然辭職,決定尋回自己。他推動環保設計,三年前的中秋節,他以棄置膠水樽在維園建了個大花燈。去年聖誕,又在尖沙咀海旁用竹棚和棄置汽水罐建了棵聖誕樹。 以「假癡不癲」作策略的《初告解》用金屬碌架床制成,模仿著密集住宅大廈。佈局成一座簡約的大教堂,配有門廊殿堂和教堂。走進教堂中央,可以看見上面的天空。他鼓勵到場的建築師和參觀者來到教堂向上空懺悔而得以釋懷。 三十六計的「借屍還魂」相信許多人都耳熟能詳。這個計謀用在建築上,就是近年被社會熱烈討論的「活化再使用」,即是把棄置了的舊建築物保存並重新改造,再賦予新的用途。藝術家葉梵將會通過一組裝置藝術《輪迴——重生》,鼓勵社會把舊建築翻新以延長它們的壽命。作者認為:「一些建築隨著歲月變得古舊,但這並不意味要把它們全部拆卸,因為它們或許已經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