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19

「水上的士」 加強水陸連繫

Image
【圖:澳洲悉尼海港的水上的士,可接載乘客穿梭海港不同景點。】 本月初,財政司司長發表網誌,表示正計劃推出「水上的士」服務,讓旅客及市民在維港兩岸不同地點上落,乘船飽覽維港晝夜動人景致,並方便他們到訪維港不同景點。政府準備在下半年進行招標,預計在二零二零年投入服務。 去年九月,運輸署曾就邀請遞交營運兩條持牌渡輪服務意向書諮詢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普遍認為「水上的士」有助加強水陸連繫,且讓遊人來往海濱各區有更多選擇。事實上,「水上的士」的建議,在海濱事務委員會的會議上已討論多年,如今政府落實執行,當然表示歡迎。 不過,政府建議的「水上的士」服務,並非「點到點」,而是一條行經中環、灣仔、啟德、紅磡和西九龍的巡環線,且要求船隻可乘載一百五十人。這個建議,可能與社會期望的「水上的士」有落差,稱它做「水上巴士」更為適合。 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倡議把維港海濱建設成一個朝氣蓬勃和交通暢達的公共空間。要達致交通暢達這個目標,一方面是把各區海濱貫通,連成一線;另一方面便是加強海濱的可達性,即改善海濱地區與內陸的行人通道等。至於水路的接駁,亦是令海濱更暢達的一個重點。 丹麥哥本哈根設有水上巴士 (Copenhagen Harbour Buses) 服務,平日半小時一班,而且收費與一般公共交通工具相若。海上航線連接了海港兩岸不同景點,例如丹麥歌劇院、新港、圖書館和美人魚雕像等目的地,方便市民和遊客乘船到訪。意大利威尼斯更不在話下,全城以水路作交通網絡,不同路線的水上巴士遊走於大運河上,也有真正的「水上的士」提供點到點的服務。 澳洲悉尼海港,水上的士亦非常普遍,更由不同公司經營的船隻在港內運行,接載乘客上落沿岸任何地區,例如悉尼歌劇院、岩石區和達令港等著名景點。悉尼的水上的士除了為旅客提供點到點服務外,也可以作為觀光船用途。還記得十年前筆者與共建維港委員會成員到訪悉尼作海濱管理研究,便是乘坐水上的士往來各臨海地區。筆者留意到, 悉尼非常重視水路的可達性,目的是讓乘搭水上交通的遊人容易抵達各海濱地區。海事局為了方便乘客,在各海濱區興建了大量的浮動碼頭,不用填海,以浮橋把海港與陸地連接。此舉實在可讓在填海一寸都是違法的香港作借鏡。 參考外國經驗,「水上的士」能否成功,實在有賴岸上配套設施是否完善,景點是否吸引?遊客從一站到另一站,當

推動親水文化 改善海濱設計

Image
【圖:不少市民都愛坐在銅鑼灣避風塘海濱堤岸的梯級上,在欄杆之外近距離欣賞維港景色。】 自從擔任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以來,筆者不時前往維港兩岸不同地區的海濱,觀察市民享用海濱的情況。每到假日,海濱長廊和公園便成為不少市民一家大小休閒的好去處。就算在平日,釣魚和跑步都是常見的活動。十多年來,我們致力把維港海濱一段一段地接駁,目標就是建造一道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讓市民可以從堅尼地城跑步到筲箕灣,從荃灣散步到鯉魚門。 為了保障市民安全,除了讓船隻上落的碼頭位置外,香港的海濱長廊大部分圍上了欄杆。有人嫌欄杆遮擋海景,於是在觀塘海濱便出現了玻璃欄杆的設計。多年以來,又不斷有朋友問,為甚麼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海濱都沒有欄杆好讓遊人更接近水體,而我們卻不能?香港人真的那麼喜歡欄杆嗎? 隨著中環灣仔繞道落成,本來隔著圍板的銅鑼灣避風塘海濱重新開放。一個周日的下午,筆者一如既往前來視察,發現市民在海濱活動多姿多彩。有騎單車的,有紮營的,有集體練武的;也有閒坐看海的。當然,也不會缺少放狗跑步釣魚的。總而言之,遊人各適其適,盡享這段獨特海旁的寫意風景。 筆者發現,不少釣魚人士都愛跨過欄杆在堤岸旁邊垂釣,也有遊人坐在欄杆之外的堤岸梯級上看海談心,與水體有更親近的接觸。這些觀察都令筆者不禁思索,欄杆究竟是用來保護前來海濱的市民,還是阻礙市民享受海濱活動的障礙物呢? 為了探討海濱設計和管理,筆者走遍世界上不少海濱城市,例如新加坡、悉尼和一些歐洲城市等。從筆者觀察所得的結論是:「海濱設欄桿,並非必然。」 舉例來說,新加坡河兩岸的駁船碼頭及克拉碼頭都是受市民和旅客歡迎的河濱區。在這裡,部份河岸設計成梯級狀,從陸地拾級而下直達水面。遊人可在梯級上談天說地喝啤酒看風景,甚至赤著足走進河水。筆者當年曾問過管理河岸的市區重建局官員:「河岸沒圍欄,有人掉進河去怎麼辦?」官員回答:「也曾有人因為喝醉了掉進河去,但這是他不小心,沒怪罪誰。」 再看歐洲水都威尼斯,水道就是城市的大街小巷,市民和遊客都習以為常,大人小孩都愛坐在水邊休憩。難道都要把它們圍上欄杆? 再到北歐城市奧斯陸市中心的海濱區 Aker Brygge ,海岸也是以梯級式設計與水面連接,以方便船隻上落客。梯級地面還鋪上木板讓遊人閒坐,吃著雪糕靜看藍天碧海,享受夏日的燦爛陽光。海上還有

改善行人連接 塑造暢達海濱

Image
【圖:灣仔海旁將會建設一道園景平台,連接君悅酒店旁邊的平台公園及灣仔新海濱。】(設計圖片由土木工程拓展處提供) 從前,維港海濱靠近民居,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不過,經年累月,維港不斷填海,海岸離舊區也越來越遠。今天不少地區的海濱,與社區之間還隔著一條多線行車的大馬路,令海濱的暢達性大大減低。地面被車輛佔據了,行人要從市區進出海濱,難免要使用天橋和隧道。 城市的行人天橋既是必須的基礎建設,是城市景觀的組成部分;那麼我們又有否想過,如何把沉悶的天橋從單一作為行人運送的單一功能變成多元的城市體驗?從繁囂鬧市通往海濱的行人天橋,又能否成為有趣的公共空間? 日前海濱事務委員會屬下的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舉行會議,討論了在灣仔會展西面的一道連接市區與海濱的架空行人通道設計。該項目名稱為「西園景平台」,顧名思議,這是一個架在空中的綠化空間,功能上除了作為行人天橋改善海濱與內陸的連接外,同時還可用作公園和觀景台供市民享用。 政府土木工程拓展處建議,在灣仔會展西面,興建一道長約一百九十米,總面積約三千四百平方米的園景平台,以連接君悅酒店以西的平台花園及新建成的海濱,跨越龍和道、博覽道中和博覽道。政府稱,現時由灣仔港鐵站或芬域街步行到海濱需時約十五分鐘,西園景平台後可以把步行時間縮減至七至十二分鐘不等,有助方便市民進出海濱。 有別於一般天橋的窄長設計,西園景平台成兩端闊中間窄的漏斗形,最長的闊度約五十米。在行人通道的兩側都設有草坪,北面臨海最闊的一端可用作觀景台讓市民飽覽維港景致。由於南端靠近藝術中心,該處可以作為露天藝術展覽和舉辦文化活動之用。平台兩端都設有升降機方便長者和有需要人士上落。政府預計項目將在二零二零年中動工,二三年底至二四年初完成。 負責設計的建築師補充:「平台除了在功能上令步行者省時方便及提升海濱的可達性外,行人的步行體驗也相當重要。」對此筆者表示認同。相對於沉悶單調的天橋,多元多變的城市公共空間確能增加行人在城中遊走的趣味。設計者在平台的行人走道上空設置如波浪起伏的頂蓬,以呼應毗鄰會展大樓的形態。另外,微微向海濱傾斜的草坪,讓市民可以坐在草地上無遮擋地欣賞海景。日後市民從灣仔市區到海濱,就像走過公園和露天展覽場地;豐富的步行體驗也令步行者感到愉悅。 會議中,成員對建議都表示歡迎,更希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