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17

《建築兵法》 在困局中尋求突破

Image
【圖:油街實現的上空,出現了藝術家陳閃的「風箏」。風箏造型來自香港各區密集樓宇之間的天空,表達香港人在城市困局中衝出框架的強烈慾望。】 零六年五月,一群香港年輕建築師及藝術家遠赴意大利威尼斯,參與「第十五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香港館的展出。今年五月,香港參展作品載譽歸來,在「油街實現」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回應展。 這次展覽以《建築兵法》為主題。策展人蕭國健 Stanley 借鑒中國著名兵法書《三十六計》的謀略,讓各參展人以不同計策審視及套用在香港建築的現實困境中,試圖提供積極的解決方案。作品亦反映出香港年輕一代不屈不撓和化危為機的精神。 威尼斯香港館位於主要展場「威尼斯軍械庫」 (Arsenale di Venezia) 入口對面,是一座獨立且充滿古樸風味的低矮建築物;要進場便要穿過一道圍牆,裡面是個小庭院,然後再進入室內。十三件展品便分別裝置在庭院和建築物內。是次香港回應展的場地,前身是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的「油街實現」,是一座二級歷史建築物。無獨有偶,兩個場地都同樣帶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都有圍牆、庭院和紅磚的建築特色,可謂互相呼應。參觀者來到「油街實現」,即可感受到這份充滿著歐式古雅建築的氛圍。 甫進場,一座白色立方體在眼前出現。這是策展人 Stanley 的作品「初告解」。他說:「 建築師 的 使命, 本來應 是塑造我城和為大眾構建適合的棲身之所 。 可惜多數人往往被派往負責違背良心和原則的工程,因而積下罪咎感。他們唯有參考第 二十七 計 『 假癡不癲 』 ,暫時忘卻自己的道德底 線 ,並希望透過「告解」承認罪孽而得到寬恕 。 」 還記得, Stanley 在威尼斯以港式金屬碌架床搭建成告解室,走進內裡,頭頂便是威尼斯的天空,參觀者可以在密室中向天告解,懺悔自己的罪過。回到香港,告解室變成以白蠟造成的磚頭建成。 Stanley 解釋,白蠟磚的靈感來自威尼斯眾多教堂內的蠟燭。「我希望把我對威尼斯的感覺帶回香港。」這一趟,白色告解室內裡,卻盛載著香港的天空。 小庭院的天空,在紅磚屋與大樹之間,飄浮著一組「風箏」。這是藝術家陳閃的作品。「風箏」的造型靈感來自香港各區高樓之間的城市天空形態。陳閃以城市天空表達城市文明與自然的矛盾和對立狀態,並以風箏表現追逐夢想的初心及回歸自然的意境。他以「走為上計」為題,希望 透過脫

提升宜居度 需推動城市設計

Image
【圖:丹麥哥本哈根是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政府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用了四十年時間把內城的街道變成行人和單車專用區,令街道成為充滿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公共空間。】 上文提到,人口老化,樓宇老化,土地資源有限和欠缺住屋用地,都是香港眼前迫在眉睫的問題。政府在《香港 2030+ :跨越 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提到要把香港成為一個宜居的高密度城市,但面對以上難題又如何提升宜居度?便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課題。 人民的生活空間質素,與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密不可分。筆者經常批評,香港過去的城市規劃是「以車為本」,是數據式和平面式的,重量而不重質。此外,一些基建設施亦以工程和交通主導而非以「行人為先」。雖然情況自上屆政府開始已有改善,規劃署在維港海濱地區 ( 例如中環新海濱、灣仔北至北角海濱等 ) 和重點規劃區 ( 例如西九文化區和啟德發展區等 ) 加入了地區性的城市設計研究;不過由於現屆政府上任後發現住宅單位數量嚴重短缺,傾向以短期措施在各已發展地區內東拼西湊的「交數」。因此,每把區內的社區用地和休憩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見縫插針」而罔顧環境質素的情況老是常出現。此舉不但對城市的宜居度有負面影響,更無可避免地到處掀起爭議。 《香港 2030+ 》建議,在增加土地逾一千二百公頃和發展新市鎮 ( 如啟德、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元朗南、錦田南和東涌等新發展區 ) 外,更把未來人均政府、團體和社區用地 (GIC) 供應目標訂為三點五平方米 ( 沙田新市鎮現時為二點二平方米 ) ,未來人均休憩用地供應目標由每人不少於二平方米增加至每人不少於二點五平方米。文件內更稱:「公共空間是個人空間的延伸。因此公共空間必須具功能性和吸引力,並讓全民共享。」 這些都是沒甚爭議和值得歡迎的建議。但諷刺的是,政府這邊廂提出增加社區用地和休憩用地的供應目標,那邊廂卻把該等土地改劃作住宅用途。這不是前後矛盾又是甚麼? 話說回頭,城市的宜居度,不單在於社區設施和休憩用地的數量,而在於設計和質素。香港不少舊城區,雖然社區用地和休憩用地面積未能達標,但區內擁有不少歷史建築和年月積聚而成的街道文化,這都是城市珍貴的資產。此外,一些區內獨有的城市設施,例如河流或明渠等,亦大有潛力通過城市設計和地區營造,轉化為優秀活潑的公共空間。 政府希望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和注重個人健

《香港2030+》 建構宜居高密度城市

Image
【圖: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二萬七千三百人。】 去年十月,發展局及規劃署制定了《香港 2030+ :跨越二零三零年的規劃遠景策略》,展開了為期六個月的公眾參與。 政府期望這個以願景帶動的全面策略研究,為香港未來的規劃、土地、基建發展,以及為塑造跨越二零三零年的建設環境提供指引,以應對未來的轉變和挑戰。 《香港 2030+ 》的規劃願景,是令香港更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主要建議包括三個規劃元素,分別是規劃宜居的高密度都市,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及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 香港是一個高密度城市,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約二萬七千三百人,密度之高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孟加拉達卡和印度孟買。高密度規劃,令我們的公共運輸系統和基礎設施更有成本效益地運作。此外,密集的人口亦令我們的社區充滿活力;相對於人口稀疏的社區,我們的商店食肆更多元化,讓市民有更多的選擇。再者,高密度規劃由於佔用土地較少,對大自然減少破壞,令更多的郊野公園得以保存。直至現在,香港已建設地區只佔全港土地面積兩成四(二百六十八平方公里),作為郊野公園的用地有約四成(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不過高密度的規劃,令居住環境擠迫和交通擠塞;過度密集的高樓大廈阻礙城市通風,產生熱島效益,並影響空氣質素。高密度規劃,亦導致社區設施和公共休憩用地不足等問題。以上種種,都會影響城市環境的宜居程度。此外,樓價高企,市民越住越細,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劏房問題日趨嚴重,樓宇老化失修,對居住環境產生威脅。這些情況若不能有效解決,又談何宜居? 據二零一六年經濟學人全球宜居城市指數所得,香港排名在第四十六位,是兩岸三地各城市中排名最高。但與首三位的澳洲墨爾本、奧地利維也納和加拿大溫哥華相比,則依然相距甚遠。 為未來規劃不能忽視的,是人口的變化。政府預計香港的人口會持續增長,但增長速度將放緩。香港的人口會由零四年約七百二十四萬,增加至四三年約八百二十二萬的頂峰;到六四年又回落至約七百八十一萬。由於家庭人數有減少的趨勢 ( 平均每戶人數由零四年的二點九人減至四四年的二點七人家,因此住戶的數目便逐漸增長,直接增加了對住屋的需要。 另一方面,由於出生率下降,醫療進步又令人類壽數增加;香港將面對人口急劇老化的問題。按政

啟德海濱規劃應何去何從?

Image
上文提及,城規會在今年二月將啟德規劃修訂刊憲並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法定諮詢程序。海濱事務委員會屬下的啟德海濱發展專責小組在早前會議中討論這些修訂。 委員會最關注的,是前跑道區的土地用途和發展密度的修訂。 啟德跑道西南面面向維港的一方,本來劃有五幅酒店用地。由於酒店地面一般會用作商店和餐飲設施,可與海濱長廊產生協同效應,令海濱更多元活潑。如今改作住宅 ( 而且一定是擁有無敵海景的天價豪宅 ) ,這必然會影響該段海濱的活力。 因此我們建議,這些住宅應作混合式發展,在臨海一方的地面應加入商業及娛樂設施,以確保建築物與公共空間的界面有足夠的互動。不過,私隱和噪音問題便成為日後該段海濱舉辦活動的考慮因素。 另外,臨海住宅的樓宇高度和發展密度,直接影響維港整體景觀,一直備受關注。原本跑道區的住宅規劃,以低中密度發展,樓宇高度上限介乎主水平基準以上四十五米至八十米,地積比率約三至四倍。而面向維港的西南面本來劃作酒店用途的土地,高度上限則只有四十五米。當時的規劃理念,就是避免海濱區的樓宇過高而影響整體海濱景觀,成梯級式的高度限制亦可令靠近內陸的樓宇也可眺望海港。此舉亦符合「海濱規劃原則」當中有關城市設計的指引。 這趟修訂,除了把臨海五幅酒店用地改作住宅外,規劃署還把跑道區的高度限制大幅放寬到主水平基準以上九十五米至一百二十米,住宅的地積比率則增加到五點五倍至七倍不等。 規劃署對此亦已採納了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建議,委託顧問做了詳細的城市設計研究,以高低起伏的樓宇輪廓取代早前的劃一高度,以改善視覺效果。 為了回應社會對公營房屋的迫切要求,規劃署把啟德市中心的四幅本作私人住宅用地改劃作公營房屋用地,又把地積比率由原來的五倍增加至六點六倍,並將高度限制修訂為主水平基準以上一百及一百一十五米。值得留意的是,四幅用地成長方形的舊街區規劃,並以行人通道相隔,有別於一般大型公屋用地規劃。 香港的公屋設計,大多是標準式的。啟德區的窄長地塊難以容納標準公屋設計。不過我們認為,這次改劃正好讓房屋署有機會因地制宜,設計一些獨特的公共房屋,藉此淡化過去一直被批評「倒模式」的負面標籤,誠然是一件好事。 至於在茶果嶺海旁土地劃作職業訓練局新校舍的建議,便極具爭議,更引起毗鄰大型私人屋苑上萬居民反對。據悉,觀塘區議會亦反對該項修訂。

啟德規劃 一改再改

Image
面積達三百二十八公頃的啟德發展區,自零四年起,政府用了兩年時間,採用了「與民共議」的公眾參與模式進行規劃。規劃的目標是讓啟德成為一個結合體育、休閒、旅遊、商業和優質房屋的樞紐。當年,啟德以中密度規劃,目標人口是八萬六千人,住宅單位數目約三萬。啟德規劃以行人為本,並在區內提供大量休憩用地海濱長廊和公園供市民享用。 還記得,當年社會對屏風樓嗤之以鼻,對大型平台商場亦產生厭倦。啟德的住宅區規劃反樸歸真,放棄在新市鎮常見的巨大地盤,採用舊區的街區設計。即是把地區用橫直線切割成較小地塊,地塊之間是十米闊的行人通道。這樣做,除了令居民有街可逛外,亦可改善城市通風。 啟德位處維港正中心,地勢優越不在話下;而且還擁有十一公里長的海岸線,是維港兩岸海濱全長的七分之一。日後海濱長廊落成,必然成為市民親近海港的好去處。 今天,郵輪碼頭和公共屋村多已落成三年,碼頭旁的跑道公園亦已啟用。停機坪那邊的住宅或已入伙或在興建中,其他土地亦陸續以高價售出。但主角之一的體育城還是只聞樓梯響,至於那建議多年的環保連接系統,也依然停留在研究階段。 自一二年起,政府為了增加商業及住宅單位供應,屢次把啟德區規劃修訂,包括增加發展密度和把社區用地改劃作商業用途。目標人口亦增至十萬五千人。 另外,由於土瓜灣站地底早前發現龍津橋遺跡,該區土地亦有必要由住宅改劃作文物公園。 今年二月,城規會再為修訂規劃圖刊憲,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法定公眾諮詢程序。 這次改動,除了大範圍增加發展密度和高度外,還把若干私樓用地改為公共房屋,跑道區的酒店改為私人住宅,也把明渠旁邊的社區用地改成商業用途。另一方面,茶果嶺海旁原劃作公園的土地將會興建一座面積達二百多萬平方呎的職業訓練學校。全區預計總人口增加至十三萬四千人。 前幾天,啟德海濱發展專責小組舉行會議,為規劃圖修訂事項進行討論。 作為諮詢機構,我們的工作,是向城規會提供意見。關注點當然就是確保所有城市規劃修訂合乎「海濱規劃原則與指引」,令市民可以享用一個朝氣蓬勃富生命力的海濱公共空間。 啟德這龐大的發展區,在可見的將來都會是個大地盤。多年來,從宏觀的總體規劃、基建及公共項目的研究和設計 ( 例如有隔音屏障功能的園景平台、通風大樓、公園、海濱長廊等 ) 、臨時場地的使用,到細緻如增強地區形象的「公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