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23

《海港規劃原則》 確保全民共享

Image
政府建議修訂《保護海港條例》,擬放寬對16項有利改善海濱暢達性和公眾享用的小型填海項目,需提供「凌駕性公眾測試」證明的要求。當中包括海濱長廊及行人板道、單車徑、浮躉、海岸堤階、海岸泳池、觀景台、碼頭和防波堤等。 由於現時《保護海港條例》對所有屬在維港界線內的填海工程一律禁止,除非通過「凌駕性公眾需要」測試。這個要求,不論填海規模大小都無差別地適用。《條例》一方面保護了維港不再受填海影響而逐漸收窄,另一方面卻窒礙了一些有利改善海濱暢達性和公眾享用的工程。 政府舉例,現時堅尼地城海濱被馬路佔據,修例後便可興建板道作海濱長廊。一些舊碼頭修復、改善或重建的工程亦可進行,包括加多近街附近的四個碼頭、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和前啟德跑道的舊碼頭等。此外,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和銅鑼灣避風塘主題區的海岸堤階亦可優化及伸延,讓遊人可以與水體更加親近。 以上例子都是一些令公眾得益的項目,雖未至於能證明有即時公眾需要及無可替代,但相信沒有太多人會反對。不過,有意見擔心,「《條例》的修訂放寬某些填海項目,但卻沒有註明必須興建政府設施並開放給公眾使用,會否令海濱太商業化,公眾要付費才能使用?」 話說回來,《保護海港條例》從來並沒有條款規限「海濱必須給公眾享用」。事實是,《保護海港條例》只能保障維港海面面積不會因填海而減少,但絕對無法令海港變得優秀活潑。即是說,不論修例與否,單靠《條例》,都不能釋除以上「海濱會否被私有化?」的疑慮。 要落實「締造一個朝氣蓬勃、富吸引力、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海濱」願景,便要依靠一系列的《海港規劃原則》和《海港規劃指引》。 筆者也曾多番強調,海港規劃本是城市設計課題,要解決的問題涉及不同範疇:包括如何舒緩交通擠塞;如何提供休憩用地、綠化環境,讓市民近距離享用海濱;及令海旁容易到達等。共建維港委員會(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前身)與規劃署在2005至06年亦因此制定了以上提及的《原則》和《指引》,期望規劃一個設計優秀、充滿活力和人人可享的海港。 海濱事務委員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以落實海濱願景為工作目標,並在規劃、設計、發展、營運、管理和推廣海濱用地及鄰近水域內及相關設施方面,擔當倡導、監察及積極的諮詢角色。過去十九年來,維港海濱範圍內的項目,不論公營或私營,都會提上委員會討論,意見及指引亦會向相關政府部門或城規會提供。 委員會的意見亦建基於《海港規劃原則》。當

修訂《保護海港條例》 需堅守「還海濱於民」

Image
三月三十一日,海濱事務委員會舉行會議,發展局在當日向委員會介紹了修訂《保護海港條例》的建議,並聽取委員的意見。 政府稱,《保護海港條例》實施至今已二十五年,隨著較早時終審法院的判決、社會的發展、近年開放的多個非常受市民歡迎的海濱場地等,現在是適當時候整合經驗,並檢視《條例》的演釋及應用。政府會在今年上半年內諮詢委員會及進行相關的公眾諮詢活動。 相關修訂經傳媒報導後,隨即引來坊間一些質疑和憂慮。「好端端的條例,為何要修訂?」「維港會否因此消失?」媒體紛紛找筆者問意見。 筆者留意到,政府已清晰表示會保留「不准許進行海港填海工程」的大原則(即presumption against reclamation),並強調不會在《條例》所規管的海港內,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地以作房屋、商業或工業等發展。另外,修訂亦沒有改變現時維港的界線,即北面由荃灣至鯉魚門,南面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維港是香港城市面貌的象徵,是所有香港人共同擁有的寶貴資產。維港經過由十九世紀過百年的填海,這二十年終於有個較為固定的海岸線,加上市民近年享用新開放海濱場地的正面回應,社會上似乎已有共識,應盡量避免在維港填海,保持其現有的面貌。 是次修訂,只是放寬了對一些有利於海濱暢達性和供公眾享用的小規模填海工程。修訂更列出了可容許的十六類小型工程清單,當中包括海濱長廊和板道、單車徑、浮台、海岸堤階、觀景台、碼頭和防波堤等。此外,更設有面積不得超過0.8公頃的上限。相反,不在該清單以內的填海工程,仍需按《條例》規定的必須證明有「凌駕性公眾需要」才可進行。 事實是,是次修訂建議亦強化了對於受條例規限的工程的管制。這些工程仍受不准填海推定的規限,必須進行「凌駕性公眾需要」測試,相關的「有力和令人信服的資料」(cogent and convincing materials, 簡稱CCM)更需進行兩個月的公眾參與,讓市民提出意見,並在之後五個月內將CCM和公眾意見呈上行會,再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最終決定是否接受。以上程序都會正式加入法例之內。 「哪這不是將可否填海的審批權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會取代法庭嗎?」有意見認為。 無可否認,以上說法也實在嚇怕了不少人。不過,事實卻並非如此。按筆者理解,在實際操作上,現時是由倡議部門(例如是土木工程拓展署)自行作出評估,並無一個正式統一的評估機制。此外,現行法例也沒有註明要求法庭審批

「復活節帽子巡遊2023」 海濱共享新體驗

Image
上週日(四月二日),筆者出席了維港海濱一項別開生面的大型活動「復活節帽子巡遊2023」,與市民一同體驗四段「海濱共享空間」。 為迎接復活節,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會在港島北的四段海濱共享空間舉行了維港首個「復活節帽子巡遊」,市民紛紛發揮創意,悉心得扮,戴上色彩繽紛的帽子,更有市民帶同寵物參與。 這一天,雖然下著毛毛細雨,參與者的熱情並沒有減退。三年疫情結束,口罩令解除,市民終於可以更自由自在的暢遊海濱,展現歡顏。 疫情三年間,我們沒有慢下步伐,反而加快開放各段海濱予市民享用,港島最長一段已駁通至八點七公里。巡遊路線的四段海濱,分別是炮台山「東岸公園主題區」、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和「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都是在這三年間陸續開放的路段。四段海濱亦採用了「海濱共享空間」的管理模式,以最少規限管理,鼓勵市民以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態度,發揮創意的自由享用。四段「海濱共享空間」終在二零二二年底連成一線,讓市民可以沿著海濱散步,無需過馬路,一次過走通四段「海濱共享空間」。 我們一直希望能讓大眾在「海濱共享空間」無拘無束地享受歡樂時光。以往的活動都是定點進行;隨著三年疫情完結,再加上復活節將至,因此舉行維港首個「復活節帽子巡遊」,讓一家大小,帶同寵物,戴上別出心裁的復活節帽子,於港島北連綿不絕的維港海岸線一同漫步,帶出維港海濱共融共享的信息。 起步儀式在炮台山「東岸公園主題區」的防坡堤舉行,數百市民一早便前來等候,有一家大小的,有帶同狗狗的,也有海濱常客放假的姐姐們。部分市民更戴上一週前在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或「荃灣海濱長廊」的「維港復活節帽子工作坊」中,親自精心設計獨一無二的繽紛帽子。主辦單位更特地設計及製作了逾二千頂特別版維港復活節造型帽子,送贈參與的市民,每款都別具不同風格,猶如維港海濱共享空間,段段有特色。 市民沿著起步點沿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和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步行至灣仔「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全程約二公里。活動還邀請了不同單位,包括香港導盲犬協會、單輪車隊、高蹺人、小丑和復活兔公仔等,先後加入巡遊隊伍,為海濱添上繽紛色彩和動力。幼稚園學生、啦啦隊和舞蹈團隊等更送上嘉年華式精彩表演,和市民在維港的醉人景致下漫步,氣氛非常熱鬧。 終站的「HarbourChill海濱休閒

交椅洲人工島 打造親水社區

為了解決香港境內長期受可發展用地短缺問題困擾,政府建議在港島與大嶼山之間的交椅洲附近水域填海,以提供約一千公頃土地作為發展新市鎮之用。政府已完成了初步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及就連接人工島的策略性道路和鐵路可行性研究,目前正在展開一連串公眾諮詢活動。 日前,土木工程拓展署和規劃署在海濱事務委員會的會議中向成員介紹有關建議,及聽取委員會的意見。 政府團隊聲稱,交椅洲人工島除了可提供土地增加房屋供應,還會發展成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以進一步提升香港經濟競爭力。此外,新增的土地可以提供調遷空間,支援港島和九龍舊區重建所引起的連鎖流動。人工島落成後,可容納人口約五十萬至五十五萬,並可提供就業職位約二十七萬。住宅單位約十九萬至二十一萬,當中約七成是公營房屋,約三成是私營住宅。 團隊的建議,是在交椅洲周邊水域填出三個島嶼,島嶼之間有寬約二百米的水道相隔。現時的方案,相對於原本概念填一個大島嶼,對交椅洲和周邊的島嶼天然海岸線和沿岸生態影響較少,亦可提供更長的海濱,各島嶼亦可以分階段落成。三個人工島嶼建成後,海岸線總長度達二十公里,並可全部規劃作有二十至三十米寬海濱長廊給市民享用。 值得留意的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避免在極端天氣水位上升時出現水淹的情況,建議中的人工島地面水平為水平基準以上七點五米,這相對於維港兩岸的地面水平的約四米高出三米多。既然地面離水面更高,要締造親水的環境,海堤的設計便更為重要。沿岸可以用斜坡和海岸堤階連接長廊與水體,讓遊人可以在拾級而下的堤階上近距離親近水體。建議還包括了互動式生態海堤,鼓勵海洋生物棲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 方案的另一特色,就是三個島嶼之間的水道。水道除了能保持鄰近水域的水流適度流動,有效應對填海對水質和生態的影響外,亦可成為一個水上公共空間。筆者一直認為,要海濱朝氣蓬勃充滿活力,除了岸上活動外,水上活動和水陸互動都非常重要。島嶼間的水道正好提供場地供不同船隻往來和舉行水上活動,例如帆船賽艇龍舟競渡等,兩岸的堤階亦可讓船隻乘客上落及成為看台,令海濱更活潑更有動力。 交通接駁方面,團隊建議興建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及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委員會最關注的,是相關路段對港島西海濱的影響。由於興建該道路需在港島西面作臨時填海,按《保護海港條例》的需求,當局必須證明有「凌駕性的公眾需要」及提供「有力和令人信服的資料」才可啟動。此外,相關工程建造期

走出疫情陰霾 躍動活力海濱

Image
二零二三年三月,政府撤銷口罩令,歷時三年的疫情終告結束。上月底,財政司司長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宣佈推動以市民為對象的「開心香港」活動,計劃提供美食體驗、遊樂和文青創作等活動,刺激本地消費和經濟,期望為社會增添笑臉。旅發局將在夏季籌辦以維港為舞台的大型海陸嘉年華,讓世界各地的表演團體進行舞蹈、音樂和街頭表演,與及燈光匯演。 疫情肆虐三年間,我們不但沒有慢下步伐,更從無間斷地延長並駁通維港兩岸各段海濱,在硬件和軟件上都有可觀的進帳。三年間,已開放的海濱長廊由一九年的二十一公里增加到現時的二十五公里,最長的一段由四點五公里延長至八點七公里。就已開放的二十五公里,當中港島佔約10.2公里,九龍佔約9.3公里,而位於荃灣和葵青一帶佔約5.5公里。 此外,我們又試驗了另類的海濱管理模式,以較少規則和限制管理,鼓勵市民互相尊重和包容,自由地按各自喜好,發揮創意地在海濱進行不同的活動。我們先從卑路乍灣海濱長廊開始,再陸續擴展至荃灣、灣仔、炮台山和銅鑼灣等路段,推動「海濱共享空間」的概念。 我們更在海濱增設了不同的水上和陸上活動設施,例如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的水上單車,灣仔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旁邊的「維港兒童自駕遊」,和銅鑼灣避風塘的「嘩啦嘩啦導賞團」等。 為了增加親水性,讓市民可以近距離接觸海水,在不受遮擋下欣賞維港美景,海濱設計在三年間亦有所突破。我們循序漸進地在不同地區引入無欄杆海堤和海岸堤階,落成後市民反應正面;海岸堤階更成為觀賞各項水上運動比賽的看台。 一直以來,我們在維港海濱的工作以香港市民為對象,近年不論在暢達度和連接性都大大改善。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也增加了不同活動的可能性,亦獲得市民的支持。今天的海濱,除了一般的休憩用途如閒坐散步、跑步釣魚外,還可以踩單車踩滑板,舉行藝術展覽市集和露天音樂會,運動比賽如馬拉松、帆船賽艇和龍舟競渡等,還有農圃、露天餐廳和水上食肆。市民到海濱走一趟,便會發現這裡相對於疫情前更是多元和活潑,而且段段有特色,處處有驚喜。 海濱,經已成為市民休閒運動吃喝玩樂的地方。受歡迎的程度,可從現場看見的笑臉和聽到的歡樂聲便可見一班。 隨著疫情完結,市面逐漸復常,相信日後會有更多大大小小裝置和活動在海濱出現。發展局海港辦事處亦已承諾,每年於海濱場地舉行至少三十項活動,這還未包括由其他機構主辦的海濱盛事例如大型演唱會、餐飲市集和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