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019

灣仔新海濱 多元活潑的都市空間

Image
【圖:維港內最後的填海經已完成,灣仔新海濱將會發展成多元活潑全民共享的都市空間。】 最近,規劃署完成了歷時四年的《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並向海濱事務委員會提交報告。 過去百年,維港不斷填海,海岸線不停移動。但隨著中環灣仔繞道落成,維港內最後的填海工程已告一段落。今天所見的海岸線,亦成為維港永久的海岸線。 為興建中環灣仔繞道所得的填海土地,不會再興建高樓大廈,全部劃作休憩用地,實踐「還港於民」。《城市設計研究》的目標,就是達致「發展一個重新拉近人水之間距離的一片都市海濱」的願景。 我們一直相信,要海濱朝氣蓬勃富吸引力,除了陸地上的設施外,水上的活動亦非常重要。灣仔新海濱與其他海濱區有別的地方,便是包括前公眾貨物裝卸區和銅鑼灣避風塘兩幅水體。倘能夠加以善用,重新定位,可以有效推動親水文化和近水活動,為維港增添朝氣。 新海濱自西至東由灣仔會展一直伸延至炮台山,將會有一條長約三點八公里的海濱長廊,約十五公頃的海濱公園及約二十二公頃的水體。研究建議把海濱按地區特色劃成五個各具風格的主題區,分別是慶典主題區、渡輪碼頭畔主題區、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及東岸公園主題區。 「慶典主題區」將會重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海旁一帶以吸引市民及遊客。建議主要包括三個主題廣場—「慶典廣場」、「市景廣場」及「日落廣場」,以方便進行官方慶典活動、節慶聚會、戶外節目和展覽等。區內亦會增設小食亭等配套設施。 「渡輪碼頭主題區」位處灣仔碼頭旁邊,將會提供多元化的設施,包括表演場地、美食廣場、海濱公園和寵物公園等,務求讓市民和遊客可以在全日不同時段享受到海濱玩樂的不同體驗。 「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將會把灣仔前公眾貨物裝卸區,變身為水上運動及康樂中心,展示嶄新的嬉水概念。區內可以進行各類水上活動,包括舉辦國際及本地賽事。為了增強水陸連繫,建議興建登岸台階和浮橋,以及梯級式的海堤,讓市民親近維港。 「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將會保存銅鑼灣避風塘豐厚的歷史文化元素,並加以活化。獨特的防坡堤將會增建平台讓遊人乘坐舢舨前往欣賞海景。部份長廊堤岸亦會以階梯式建造,讓遊人拾級而下近距離與維港接觸。 至於「東岸公園主題區」,將會發展成面積達五公頃的海濱社區公園,為市民提供不同類型的動態及靜態活動。中環灣仔繞道隧道

棄欄杆建梯階 優化維園道海濱

Image
【圖:設計者的靈感往往來自觀察市民的活動和喜好。市民愛坐在銅鑼灣避風塘斜坡堤岸的梯階上,近距離與維港接觸。】 銅鑼灣避風塘,是維港七十三公里海濱中最具特色,親水指數最高的路段。水上停泊著不同類型的船隻,有舢舨有遊艇和工作用的船隻,還有一艘停泊超過五十年的廟船。此外,奇力島僅存的天然海岸線、水上食肆和午炮等傳統活動,都令避風塘成為一個盛載豐富香港歷史的海濱區。 政府預留六十億優化海濱的九個優先項目,「活力避風塘主題區」是其中之一。由於有關項目規劃設計需時;為了讓市民盡早享用海濱,體驗親水文化;海濱事務委員會及海港辦事處採取「先開放,後優化」策略 (Incremental Approach) ,以短期優化項目 (Quick-win) 形式啟動維園道海濱優化工程。日前,建築署向委員會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成員介紹相關的設計。 為海濱長廊做設計,最佳的靈感往往來自地區本身的原有特色,與及遊人在地方的活動。相對於港島其他海濱地區,避風塘海濱與別不同之處,除了是水中停泊著各類船隻外,還有斜坡式的堤岸和一棵百年老榕樹。這些獨特元素都可以加以利用,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海濱路段。 在避風塘的東端,消防局前面的一幅海濱用地曾經是敬記船廠的私人土地,一直被鐵網圍封,截斷了海濱的通道,令避風塘沿岸失去連貫性。雖然地段長年荒廢,但內裡的老榕樹卻生長得非常茁壯。老榕樹茂密的枝葉再加上飄浮在海上的船隻倒影,構成了維港兩岸海濱難得一見的天然風景。 新設計將會把封閉的地段開放,打通長廊連接興建中的天后廟,再與臨海的威菲路道公園連接。建築師亦建議保存古樹及周邊的天然景觀,在草地上設置充滿自然氣息的木製坐椅,讓市民可以在大樹遮蔭下自由自在的活動,看風景賞日落。 維港大部分海岸線都是以垂直式建造,長廊都以各式各樣欄杆圍繞,市民就算走到岸邊都難以親近水體。相反,避風塘的斜坡式堤岸,正好提供機遇,讓設計者打造一個更親水的海濱。 依筆者觀察,現時海堤上已設有一些梯級方便船隻上落客。平日亦見不少遊人坐在梯級上看海,或在欄桿外面釣魚。新設計建議將堤岸上的欄桿移除,再把堤岸改造成梯階式設計,從長廊通道拾級而下直達水面;再在梯級上舖設木板作坐椅之用。新的堤岸將會儼如一座臨海看台,讓遊人近距離親近水體。此外,建築師亦在長廊上增設木框裝置,為海濱增添饒富趣味的

堅定前行 實踐海濱願景

Image
【圖:日前與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及土木工程署人員前往啟德海濱視察,及討論當區海濱發展。】 一直以來,海濱事務委員會致力還港於民,把維港海濱連成延綿不絕的公共空間並陸續開放給市民享用。有賴海港辦事處的統籌,和各政府部門及區議會等一眾持分者的努力,連接長廊的進度非常理想。一年間,我們再開放二公里,把總長度由零八年七月的二十一公里增加到二十三公里。當中包括了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 一百七十米 ) ,西區副食品市場五號碼頭及豐物道海濱休憩用地 ( 五百二十米 ) ,連接金鐘添馬公園至灣仔香港會展中心的海濱長廊 ( 五百六十米 ) ,北角海濱第二期 ( 一百四十米 ) ,東區文化廣場 ( 三十米 ) 及西九文化區二期藝術公園 ( 四百七十五米 ) 。 值得高興的是,經過多年來像砌拼圖般把一段段的海濱開放及連接,港島西面自石塘咀至灣仔會展中心已連成一條長達四點五公里的長廊,成為現時全港最長的一段。 一般海濱優化建造工程需時兩至三年,甚至更長。為了盡快把讓市民享用海濱,近年我們採取了「先開放後優化」的策略,把工程分期完成。灣仔、卑路乍灣和荃灣的海濱用地臨海部分,已分別在過去幾個月先後開放。在「先開放後優化」的策略下,相關用地分別提早了十至十七個月給市民享用。 在設計及管理方面,我們亦繼續積極探索在傳統框架以外的管理模式。在西區豐物道的「捐山窿」公園,由中西區民政事務處管理,更找來年輕設計師以老舊屋村遊樂場為靈感作設計。脫離了康文署管公園的固有模式,設計更具創意,管理更靈活,亦增強了當區居民和社區團體的參與。這種管理模式倘若受市民歡迎,亦可延伸到其他地區。 為了令海濱設計更多元化,我們會繼續秉持「段段有特色」的理念,因地制宜按各區的不同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及地區要求,締造各有特色的海濱空間。例如銅鑼灣避風塘一帶充滿漁港風貌,還有百年老樹和斜坡海堤,海濱與水體無縫連接;這些特點與其他地區的海濱大相徑庭。因此在設計上亦應該以這些獨特元素為本,進行優化。 傳統設計以長遠用途為構想,設施多是恒久性的,建好了便不會變。要豐富海濱體驗,為市民及遊人不時帶來驚喜和新鮮感,「期間限定」這個概念便應運而生。今年,海港辦事處找來本地藝術家,在灣仔臨時海濱花園內設置不同特色的微型作品以展示香港文化;又在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和欄桿上放上手織公仔裝飾,定

打破「海濱就是公園」的迷思

Image
【圖:一到夏天,阿克爾碼頭海濱朝氣朝氣蓬勃活力充沛,值得我們借鏡。】 前文提及,舊北角村重建作混合式發展,新建築物需從海濱後移二十米,設計及興建海濱長廊,再交由政府康文署管理。筆者指出,海濱不應只是個公園。海濱只作公園是過份靜態,與打造朝氣蓬勃富生命力的海濱的目標仍存落差。另外,過量種植低矮植物不但佔用空間,亦對市民欣賞海景造成遮擋。 朋友看過文章後問:「哪二十米寬的空間可以怎樣做?有沒有外國例子可以參考?」恰巧日前正準備一個關於海濱設計的講座,把挪威奧斯陸阿克爾碼頭 (Aker Brygge) 與北角海濱公園兩者作比較。 兩個海濱,同樣一邊是海港,一邊是建築物;同樣海岸有船隻上落,同樣寬約二十米。但兩者氣氛與感覺卻有天淵之別。分別是,前者是活潑的城市公共空間,後者則是香港傳統的靜態公園。 阿克爾碼頭從前是個船廠和工業區,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船廠關閉,海濱區以地區營造模式重新規劃,冀打造成一個集住宅商業和文化的社區,海濱地帶則劃作行人專用區。沿海濱的建築物有新建的,也有由舊工廈改造的;樓上是商店辦公室和住宅,地面則作商業用途,大部分是餐廳酒吧和咖啡室,當中一半的座位都在戶外。露天茶座的用餐者可以一面享用美食,一面欣賞海景和長廊上人潮如 鯽 的活潑情景。 相反在北角海濱,雖然也有商場,但現時所見,四百米長的海旁只有一間連鎖咖啡店有半露天座位,看海的景觀更被前面密集的矮樹叢遮擋了。 相對於香港大部分的海濱圍上欄桿,阿克爾碼頭的海岸以梯級式設計,地面都鋪上感覺和暖的木地板。遊人可隨意安坐梯階上看海吃雪糕喝啤酒,與海港無障礙地近距接觸。梯級式的海岸亦可方便船隻泊岸上落客。海面上還有由一艘躉船改裝而成的水上露天餐廳,客人可以通過浮橋前往。水上餐廳在夏天幾乎座無虛席,深受遊人歡迎。 可惜,我們這邊的北角海濱,無可避免地要穿過東廊橋底看海景,岸邊還裝上了不銹鋼欄桿,遊人坐在長椅上,前面就是欄桿。 阿克爾碼頭海濱的二十米空間,一望無際,景觀開揚。寬闊的長廊通道近海一邊佈滿了色彩繽紛的坐椅,讓遊人可以隨意閒坐躺臥。長廊刻意地保持空曠,提供空間在不同時間舉行不同的活動,例如音樂表演、藝術展覽和產品推廣活動等。 這些活動,便難以在種滿低矮植物的北角海濱進行了。 話說回頭,在北歐,冬天天氣嚴寒,日短夜長

北角海濱 不應只是個公園

Image
【圖:北角海濱公園臨近舊區,全面落成後成為市民休憩的好去處。】 最近,位處前北角 邨 海旁及北角碼頭一帶 的海濱公園落成,全面開放給市民享用。 從前的北角 邨 是香港早期的廉租屋 邨 ,坐落於北角海旁,附近是北角渡輪碼頭和巴士總站。那個年頭,海濱近在咫尺。市民在這裡買賣海鮮、閒坐乘涼、釣魚玩樂,各適其適。海濱就是街坊的公共空間,是市民起居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城市發展,北角區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城市邊緣變成核心地區。政府認為廉租屋不應佔用海濱貴重地皮,決定拆卸北角 邨 再把地塊重新規劃作私人商住發展,興建商場酒店和海景住宅。 當年的規劃要求,便是要把建屋用地自海濱後退二十米作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發展商負責海濱長廊的設計與建造,建成後再交由政府管理。 今天所見,昔日的北角 邨 ,已變成集大型商場高級酒店和海景豪宅的發展項目,還取了個與維多利亞港同名的英文名字 Victoria Harbour 。巴士站已搬遷到室內,海濱公園亦已建造完成,區內還增建了社區會堂和公眾洗手間等公共設施。北角碼頭形態依舊,海堤上還留住了幾株石牆老樹,保存著舊日海濱的一點記憶。 過去,維港不斷填海,海岸線離市區愈來愈遠。市民要從老舊街區進出海濱,往往要走過長長的天橋,跨過多線行車的公路才可抵達。長遠的路途也減低了海濱的可達性,及市民享用海濱的意欲。不過,與港島其他海濱地區相比,北角海濱公園交通非常暢達,行人可從四條與海岸線垂直的街道,從地面前往海旁。(四條街道分別是書局街、琴行街、糖水道和電照街。) 長廊開通以來,深受市民歡迎。筆者來過幾趟,觀察長廊在不同時間的使用情況。有趁商場開放前來參觀的遊人;有附近老街坊前來散步閒坐、乘涼釣魚的;有帶著寵物往狗狗公園遊樂的;晚間還有市民播著音樂在空地上大跳廣場舞。到了周日,外藉家傭成群結伴在公園席地而坐舉行聚會,充分利用城市的戶外空間。這段海濱,作為休憩用地算是成功了。 不過,筆者一直認為,海濱不應只是個公園。北角海濱長廊除了接近市區可達性高外,二十米寬的長廊一邊是海港,一邊是商場,還有碼頭帶來人流。獨特的地理環境有條件令該段海濱增添活力,例如可以增設露天食肆,小食亭和市集等。 長廊提供了休憩空間讓市民暢遊海濱欣賞維港,但在設計上也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公共空間綠化不可缺少,遊人在

夜行海濱 親近維港

Image
【圖:連接添馬公園和會展中心的海濱長廊近日開放,長廊上可以眺望港島中西區的景觀。】 十月下旬,添馬公園至灣仔會展的一段海濱長廊開放,從此市民可以從港島西區沿海濱步行至香港會展中心。全長四點五公里的海濱長廊,是目前維港兩岸最長的一段。 上週末的晚上,筆者前來這段新駁通的長廊,並走畢全程,體驗維港燈光璀璨的夜間風景。 從薄扶林的山道往下走,再穿過豐物道,便來到西區副食品市場碼頭的入口,展開這段四點五公里的海濱旅程。初秋的夜晚,清風送爽,最適合海濱散步看風景。來到海濱,維港兩岸的天際線盡入眼簾,開揚的景觀令人身心舒暢。雖然已是晚上九時半,但眼前所見,這裡遊人仍是絡繹不絕,相信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吧。孩童在由碼頭改建的遊樂場上興高采烈地攀高攀低,青年人在空地上席地而坐,有長者在長廊旁邊做運動,也有情侶在坐椅上促膝談心;當然還少不了海濱跑步者和釣魚客。四個碼頭各有特色,每個入口處都分別有數字燈光標誌,從長廊上清晰可見,成為這段長廊的晚間特色。 走過四個碼頭,要到第五個碼頭便要穿過一道鐵閘。由於碼頭仍要保持運作,只能在早上七時至晚上十時開放給市民使用。筆者來到的時候幸好仍未關閘,輕易抵達在兩個月前開放的捐山窿公園。公園環境空曠,海濱最適合釣魚。只見不少釣魚客在欄桿旁架起魚杆享受在夜間釣魚的樂趣。 捐山窿公園的開放,接通了副食品市場段與中山公園的缺口,成為中西區海濱長廊的最後一塊拼圖。沿海濱向前走,再走過中山公園,不經不覺,便來到上環。 要駁通海旁,成就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說易行難。不少海旁土地,被馬路佔據,不能改劃作休憩用地,只能盡量擴闊行人路方便散步者。上環信德中心及港澳碼頭,佔用了海濱,要穿過便只好沿行車道小心走。 中環一至十號碼頭的一段海濱,可說是夜間最熱鬧的一段。渡輪繁忙地進出維港,碼頭旁邊設有酒吧售賣飲品。中區海旁沒民居,適合餐飲和表演等夜間活動。走過往離島的碼頭旁邊,可見遊人們在面向海港的梯級上喝啤酒聊天,好不自在。前面天星碼頭附近不停傳來街頭表演者的歌聲,有悅耳的,有不太討好的,都各有觀眾。聽說一些表演者是從旺角過來的。筆者沒停下欣賞,還加快腳步在幸福摩天輪轉動的燈光下往金鐘去。 來到添馬公園前,海濱又回復平靜,只剩下跑步者的腳步聲。會展中心依然燈火通明,一條蜿蜒長廊出現在眼前,圍板上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