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14

市建局不是發展商

最近﹐市區重建局成立專責委員會﹐檢討已推行三年的「需求主導」重建計劃。有意見認為該計劃成本效益不高﹐令市建局蝕錢﹐建議減少項目數量﹐或提高申請門檻﹐甚至調低「同區七年樓齡」的賠償準則。此舉隨即引來坊間討論﹐也有傳媒朋友詢問筆者意見。 故事要由零八年說起。當年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成立了《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督導委員會﹐並親自出任主席﹐展開了為期兩年由下而上的三階段公眾參與﹐為《市區重建策略》作全面檢討。筆者當年亦是成員之一。 零八年之前﹐二百個重建項目都按保密原則﹐鎖在市建局的夾萬內﹐事前沒人知曉。一旦啟動﹐市建局便有如不束之客不請自來﹐立即凍結人口﹐受影響小業主沒選擇﹐只能「收錢走人」。因此﹐市建局的重建項目屢惹爭議﹐舉步維艱。當年﹐前任主席張震遠也曾說過﹕「市建局應該走到受人歡迎的地方。」 兩年諮詢﹐與民共議﹐建立共識﹐發展局終在一一年二月新的《市區重建策略》中推出了一系列新計劃﹐當中包括「樓換樓」 ( 自住業主可選擇樓換樓以代替「七年樓齡」的現金補償 ) ﹐「促進者」計劃 ( 市建局協助小業主集合業權自發重建 ) ﹐和「需求主導」計劃 ( 由小業主聯合建議市建局作「執行者」展開重建 ) 等。目的就是讓舊區居民有更多的選擇。此外﹐更在九龍城區成立「地區諮詢平台」讓當區居民在專業領導下商討舊區更新方案。 新重建策略推出後﹐相關措施亦陸續落實﹐民間爭議亦逐漸減少。 至於「需求主導」的項目不賺錢﹐筆者不感詫異﹐因為這是早知的事實。 要知道﹐重建項目的回報多少﹐極大程度是繫於重建前後建築面積的差距。換句話說﹐同一面積的地盤﹐要拆掉四層高的舊唐樓重建﹐相對於拆掉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廈作重建﹐重建後的樓面面積沒兩樣﹐但前者的賠償金額較少﹐因此可賺錢的「水位」便相對較高了。 事實是﹐這些「水位」高的重建項目﹐早已「買少見少」。而且﹐不用等市建局﹐發展商早就做了。剩下來的一些六十年代興建的樓宇﹐地積比率比今天法例容許的還要高。要重建﹐利潤少﹐甚至蝕錢。這些項目﹐唯利是圖的發展商肯定不屑一顧。 故此﹐在新策略下﹐當舊樓業主在自行找發展商重建和參與「需求主導」項目兩者作選擇下﹐自然會以賠償金額作主要考慮因素。發展商以重建潛力計算收購價﹐而市建局則以七年樓齡劃一賠償。舊樓業主最後選擇「需求主導」而捨棄賣給發展商﹐極大程度是「七

豐島美術館 與自然共生

Image
【圖﹕西澤立衛以水滴形態設計的豐島美術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這一天﹐晨早出發前往豐島﹐為的就是一睹由日本建築師西澤立衛 (Ryue Nishizawa) 和藝術家內藤禮 (Rei Naito) 合作設計的豐島美術館 (Teshima Art Museum) 。 從直島往豐島﹐每天來回只有三班渡輪﹐船程約五十五分鐘。到了豐島家浦港再轉巴士﹐車程約半小時﹐但班次卻非常稀疏。因此﹐策劃行程時便要預先計準來回美術館的行車班次﹐以免大失預算﹐甚至滯留小島。 巴士來到美術館站﹐停在臨近海岸的一條山路旁。下了車﹐只見層層疊疊的梯田就在路邊的山坡上﹐朝著海濱拾級而下﹐遠處就是瀨戶內海和對岸遠山的景致。不過﹐美術館在那裡﹖還未看見。 終於﹐在馬路對面的山坡下的翠綠田園間﹐發現一座形態既像蛋殼又如小山丘的純白色建築。對﹐這就是豐島美術館了。 沿著車路往下走﹐再拐個彎﹐便來到美術館的售票處。售票處是一個半埋藏於斜坡中﹐以清水混凝土建成的長方形盒子。買過票後﹐服務員還再三叮囑︰「請沿外面的小徑前往展館﹐進館後不准攝影﹐入館前還要先脫去鞋子。」明白明白﹐這些入館守則﹐早習慣了。(這跟安藤忠雄在直島的地中美術館一樣﹐售票處和美術館是分開的。) 雖然美術館就在身旁﹐但一道蜿娫曲折的小徑卻引領遊人繞道而行﹐還要穿過這座叫明神山的山林﹐且與展館漸行漸遠。走著走著﹐發現自己身處樹叢中﹐路旁種滿不同顏色的花朵﹐還有建築師設計的簡約弧形座椅。建築師就是刻意讓遊人在進入美術館的途中﹐身驅被綠意圍繞﹐耳聽著山下的海浪聲﹐呼吸著大自然的清新空氣。走著走著﹐在大自然的洗禮下﹐心境亦隨之平靜下來。 兜了一個大圈﹐白色建築又在眼前出現。我脫了鞋子﹐走過一道有如時光隧道般的狹窄入口﹐進入了一個令人驚嘆的空間。 我呆呆地站在入口處﹐望著蛋殼下這偌大空間﹐微微彎曲的屋頂上開了兩個圓形的大洞﹐大洞旁邊掛著一根繩子。除此之外﹐甚麼都沒有。 對﹐這個兩邊直徑分別為六十米和四十米﹐最高處僅四米半的空間內﹐沒柱子﹐沒牆角﹐甚麼都沒有。一個美術館﹐怎麼連展品都沒有﹖ 細看之下﹐原來展品就是地面的水滴﹐是內藤禮名為「母型」的作品。只見地下泉水從地面的小孔中緩緩冒出﹐凝聚成小水滴﹐在微微傾斜的地面上沒有定向地滑動。小水滴又與其他水

新舊兼容的安藤博物館

Image
【圖﹕安藤博物館由一座有百年歷史的木結構民居建築改建而成。】 日本瀨戶內海中的直島﹐可能是安藤忠雄建築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安藤迷朝聖必到之選。 在二零一三年初落成的安藤博物館 (Ando Museum) ﹐是安藤忠雄在直島八件建築作品中最新之作。安藤博物館﹐亦為直島「家。計劃」 (Art House Project) 增添了一項新的景點。 「家。計劃」是把本村 (Honmura) 這個民居滿佈的老村落當中破舊丟空的老房子,邀聘建築師和藝術家進駐,把舊屋重新裝置變成展館。參觀者拿著地圖﹐有如尋寶般在村內狹窄的街道間穿梭﹐在村落中尋找零散分佈著的展館。這個別具創意的舊區更新計劃﹐不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愛好建築和藝術的遊人前來﹐體驗當地地區文化和人民生活環境﹔更帶動了本土經濟﹐增加就業機會。本來老化的村莊﹐頓時變得朝氣蓬勃﹐充滿藝術氣息。 五年前﹐筆者在村落兜兜轉轉﹐看過了「家。計劃」的七個項目。這一趟舊地重遊﹐便直接到訪落成剛滿一年的安藤博物館。 博物館離本村巴士站的香煙檔不遠﹐位於村莊內一座寺廟對面﹐步行約三分鐘便可抵達。安藤的建築﹐一貫以清水混凝土建成﹐不難辨認。不過﹐奇怪的是﹐安藤博物館的外貌﹐左看右看卻一點也看不出有任何安藤的影子。眼前是一座一層的高尖頂木建築﹐屋旁有個小庭院﹐一幅低矮的水泥圍場把庭院與街道分隔﹐圍牆中間是正門﹐門上掛著幾幅布帘﹐與一般民居無異。若然不是看見門外寫著 ANDO MUSEUM 的指示牌﹐根本認不出這就是安藤博物館。 穿過掛著布帘的大門﹐來到屋前鋪滿碎石的小庭院。庭院面積不大﹐地上卻放置了一個圓錐形的玻璃天窗。進入屋子﹐始發現內裡另有乾坤。原來﹐安藤以清水混凝土在木屋子的室內打造新的空間﹐卻完全保存了木屋子的結構和外貌﹐把舊建築賦予新的生命。 建築師更刻意地造出一連串新與舊的對比、光與暗的對比、和木結構與混凝土的對比。既讓新舊兼容﹐又令閱讀者能清晰分辨出新與舊的建築元素。在此﹐我看見陽光從木屋頂的天窗﹐把光與影打在清水混凝土牆上﹐造成極具震撼力的視覺效果。 這座面積只有一百二十五平方米的博物館﹐當然不能展出安藤忠雄所有作品。因此﹐展館便集中展示安藤在直島的建築 ( 包括地中美術館和貝尼斯美術館 ) ﹐與及他部分在大阪的早期作品 ( 例如光之教會和住吉的長屋等

重遊直島 再遇安藤忠雄

Image
【圖﹕安藤忠雄的李禹煥美術館﹐以圍牆造成指定路徑引領遊人參觀。】 這個復活節假期﹐筆者第二次到訪日本直島 (Naoshima) 。上一次到這裡﹐是五年前。還記得﹐當年不惜舟車勞頓﹐搭新幹線再轉火車再轉渡輪﹐從大阪往返這個位於瀨戶內海中的小島﹐為的就是要看偶像安藤忠雄設計的貝尼斯美術館 (Benesse House) 和地中美術館。 近年﹐為了吸引更多愛好建築和藝術的訪客﹐直島和鄰近的犬島 (Inujima) 和豐島 (Teshima) ﹐不斷增建新的美術館和室外藝術擺設。在直島﹐便有兩座新館建成﹐分別是李禹煥美術館和安藤忠雄博物館。兩座新館﹐都是由安藤忠雄設計。 還記得﹐五年前到訪地中美術館﹐已對安藤這幢有如施了魔法的建築物深深著迷。美術館建在地底﹐遊人沿建築師預先設定的路線﹐在不同的幾何形狀空間穿梭﹐走過時而黑暗時而光亮的空間﹐淨化心靈後再感受建築、自然和藝術的融合。當年﹐離地中美術館不遠處﹐看見一個正在施工的地盤﹐原來又是安藤的作品 —— 李禹煥美術館。 位處 Benesse House 和地中美術館之間的一個山坳中的李禹煥美術館﹐建成於二零一零年﹐特別為展出長居日本的韓裔當代藝術家李禹煥的雕塑及繪畫作品而興建。筆者乘坐 Benesse House 的專用接駁巴士來到美術館前的公路旁﹐下了車﹐眼前就是一幅長長的清水混凝土牆﹐緊貼著一道下山的梯階﹐梯階再連接著一條窄長而筆直的混凝土路徑﹐穿過一幅大草坪﹐通往一個正方形的大廣場。美術館的入口﹐就在廣場前方。 安藤就是這樣﹕不論美術館前的大草地如何遼闊﹐你就是要跟著建築師指定的路徑來走。來到草坪中的廣場﹐前面就是三幅長長的混凝土圍牆﹐圍牆上空無一物﹐互相平衡的並排著﹐最長的約有五十米﹔而且一幅比一幅高﹐前面的約四米﹐最後的一幅約六米高。廣場地面鋪滿碎石﹐廣場中間種了幾棵樹﹐放了一塊大石﹐還有一根達十八點五米高的六角形柱子。這幢「柱子」﹐亦是李禹煥的展品。李禹煥垂直的柱子﹐與安藤橫向的混凝土牆形成強烈的對比。就像兩位藝術家在大自然的畫布中﹐分別畫了幾根橫線和直線。 要進入展館﹐便要走過廣場﹐從廣場盡頭的圍牆左端進入。此刻﹐筆者發現自己身處兩幅高牆中間﹐被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包圍著。圍牆將人與外間隔絕﹐除了頭頂上的天空外﹐可以看見的﹐就只有清水混凝土﹐和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