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 WALK 穿越森林的架空步道
【圖:建成於○八年,由新加坡建築師LOOK Architects 設計的森林步道,帶領遊人在高空穿越樹林,享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
到訪新加坡,不難發現這座城市到處綠意盎然。除了政府在各區規劃了眾多種滿樹木的公園外,新建樓宇還有大量的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和樓層之間的空中花園等。其實,新加坡早就有「花園城市」(Garden City)的稱號。這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新加坡獨立時總理李光耀的願景,他把城市綠化作為國家發展的最高策略,為國民提供宜居環境,更不時以身作則在城市種植樹木,成為一時佳話。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建基於花園城市願景的落實,政府更進一步提出以「花園中的城市」(City in a Garden)為國家發展目標。政府除了規劃更多公園和積極保護自然生態外,更要把全島的公園網絡連接起來。
與香港相比,新加坡山少平地多。山丘中的熱帶樹林,便成為島上難得的一片天然資源。政府計劃在林木之間興建步道,好讓國民在繁囂鬧市中尋找寧靜,呼吸清新空氣,細聽蟬鳴鳥叫;近距離親親大自然。
在零三年底,政府市區重建局舉辦建築設計比賽為新加坡南部山脊(Southern Ridges)的亞歷山大天橋和森林步道徵集設計,結果由新加坡建築師LOOK Architects勝出。建築師以輕巧的鋼鐵結構,在茂密樹林中造了一道長一點六公里,闊兩米的架空步道。這迂迴曲折的步道沿著山脊以微斜的坡道攀爬,離地面三米至十八米不等。經過四年的設計和建造,整個項目在零八年落成。
周日下午,我們親臨南部山脊,先在亞歷山大橋的一端與LOOK Architects創辦人駱文義(Look Boon Gee)建築師會合,再在他和助手帶領下,走過這段短短的森林之旅。
亞歷山大拱橋是一道橫跨亞歷山大路的行人天橋,全長八十米,寬四米。建築師把天橋走道設計成弧線形,再在一邊立面做了一個微彎的拱形,就像一片打開的樹葉,又像一道通往寧謐大自然的門廊。微微彎曲的走道可讓行人放慢腳步,作為鬧市與自然之間的緩衝。
走過亞歷山大拱橋,便抵達森林步道 (Forest Walk)。
為了減少對樹木的影響,走道只有兩米寬,因此只能讓行人使用,騎自行車的便要在地面的小徑走。我們沿著步道往前走,在茂密樹林中穿梭,就像漫步於雲端。走道時而開揚地展現於山脊間,時而卻躲藏在綠蔭當中。我們邊走邊看,一面觀賞這條架空步道旁邊的植物,一面眺望遠處的海港景致。窄長的走道,不時有跑步者在身旁走過。微斜的坡度亦可方便坐輪椅者通過。
走著走著,途中出現一個由三角形鋼板搭成的避雨亭。我們在避雨亭稍作歇息,再聽建築師的介紹。
「我們的設計概念取材自一種植物,有『每分鐘生長一英哩』(Mile-a-minute)之稱的杠板歸。這種植物擁有快速攀附於其他植物生長的特性,可以比喻步道建築與大自然多樣化地貌的連繫和共存。」駱文義說。「杠板歸的葉子成等邊三角形,因此我們也以三角形的格柵板作為架空步道的單元構件。每一片地板都是個別裝嵌在鋼鐵結構上,可以隨時輕易地拆除以作維修保養。」對,踏著的地板都是三角形的,疏孔的地板除了避免雨水積聚外,也可以讓陽光穿透到橋底下的植被。而且,格柵板都塗上防滑層,就算下雨也不會滑倒。
我們沿步道穿過了山谷、懸崖、平原和森林。再往前走,前面的景觀隨山坡地勢變化更顯戲劇性。坡道要登山,變成「之」字形的在綠林間層層遞升。抬頭一看,走在前面的團友們早已接近山頂Telok Blangah Hill公園的終點處,向仍在山腰間的我們揮手和拍照。
我們留意到,走道兩旁的欄桿鐵枝底部都裝有LED燈。到了晚上,柔和的燈光一面為行人提供照明,一面把這迂迴曲折穿越樹林的走道輪廓淡淡地勾劃出來,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