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理念活化荃灣海濱

近日,荃灣海濱長廊優化工程完成,並於本月內逐步開放,市民又多一處看海的地方。 全長七百米的海濱路段,位處荃灣海安道對開,離港鐵荃灣西站只有五分鐘路程。這段海濱,本來是一段行人路。二零一七年初,政府撥款五億元用作優化海濱,「荃灣海濱優化工程第一期」便是當中四個項目之一。(二零一九年財政預算案再撥款六十億元,再增加九個項目,當中更包括了「荃灣海濱優化工程第二期」。) 這個項目,政府做了一些海濱事務委員會倡議的新嘗試,希望打破傳統公園的設計和管理模式,為前往海濱休憩的市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香港的海濱長廊,大部分由康文署以公園模式管理,考慮到安全和責任問題,一直以來水陸之間都被欄桿阻隔。但反觀世界各地著名的海濱城市,海濱沒欄桿,又或採用梯級式海堤,好讓遊人坐在海旁時都可無遮擋的欣賞海景,甚至走近水體。我們一直希望尋找機遇,在維港兩岸適當地方測試「無欄桿設計」以增加親水性。荃灣海濱海堤部份屬斜坡式,而且平時也有不少市民在海旁的石頭上閒坐或釣魚,相對垂直式的海堤較為安全。因此,筆者認為,這裡應是適當地點以測試市民對「無欄桿設計」的接受程度。 荃灣海濱由建築署負責設計,是首個優化海濱專項撥款下引入無欄桿式設計的項目。本來行人路與海邊以花槽分隔,如今花槽被拆除,海旁約三百七十米斜坡式海堤的路段換上坐椅高度的低矮石壆,以拉近遊人和水體之間的距離。海堤旁連綿不絕的長石壆亦可用作坐椅,讓市民隨意地坐在海邊觀賞藍巴勒海峽和青衣島的美麗風景。 走近海邊,海旁的石頭上竟然出現了一隻貓貓美人魚。細問之下,原來這隻貓貓叫「癲噹」,是著名的本地創作卡通人物。為了貫徹近年推動的「期間限定」理念,發展局海港辦事處與本地文創單位貓室打造了以「癲噹」為主角的「維港癲噹開心村」。海濱長廊頓時變成「癲噹」村莊,只見他們時而在空地聚首一堂輕鬆露營,時而化身成海濱圍欄上放飲品的桌子,又或變成低矮石壆上可移動的棋盤和餐桌。這些窩心趣緻傢具可以讓遊人更自在的享受海濱。 這是繼今年初Chocolate Rain進駐灣仔水上活動主題區後,再度有另一位本地卡通人物出現於維港海濱。相信又必然會成為另一「打卡」熱點。 此外,為締造共融海濱,設計師首次與非政府組織Beyond Vision Projects合作,把不同造型的圖像轉化為「觸感圖」,讓視障人士透過指尖觸摸,感受荃灣海濱的活力和本地卡通創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