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推動海濱發展

現屆行政長官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日前出台,當中對海濱發展有以下的描述:「(第九十二段)我們會增設休閒設施及項目,為市民的活動加添不同元素:(i)環島長廊——我決定在香港島建造活力環島長廊,全長約六十公里,連接港島北岸海濱長廊及南區多條現有海濱和郊野步行徑。明年起進行研究及設計並展開工程,於五年內完成駁通九成長廊。」 經過發展局團隊多年來的努力,港島北岸海濱長廊進度理想。現時最長的一段由石塘咀至炮台山長約七點四公里;到二二年底會向西延長接通卑路乍灣,長度增至八點七公里。另外,連接北角至鰂魚涌的東區走廊下行人板道將在二四至二五年內分階段落成,到時港島北岸已連貫的海濱全長達十三點二公里(由卑路乍灣至筲箕灣),可說是屬維港海濱的部分大致完成了。 既然北岸接通成功在望,今天行政長官決定落實建造環繞港島海岸的長廊,實在是把握了成熟的時機。對此,筆者表示非常支持。 據了解,明年開展的研究將涵蓋屬維港海濱的港島西端,以及維港外的各區(例如柴灣和港島南區等)。港島西部分包括港島西廢物轉運站至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一段全長約一公里的海濱,當中包括約七百六十米長的天然海岸線。活力環島長廊將由躍動港島南辦事處負責統籌。筆者建議當局可參考維港海濱發展經驗。團隊亦隨時樂意與相關部門分享。 值得留意的是,港島堅尼地城至筲箕灣以外的海濱並不受《保護海港條例》限制。因此,在維港以外要接通海濱長廊時,雖然要面對的困難也不容小覷,但彈性預料比維港內較大。例如可以興建一些懸臂式結構作觀景台供市民欣賞海景等。 今年施政報告的另一突破,是設立了「績效指標」(KPI)。 有關海濱長廊的KPI包括:「(一)在二零二八年將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總長度延長超過30%,即由二十五公里延長至三十四公里。」 維港海濱全長七十三公里,目前已開放二十五公里,到本年底將會增至二十六公里。餘下的八公里,將包括港島兩公里和九龍新界六點五公里。港島方面,有東區走廊下之行人板道、東岸公園主題區第二期和堅尼地城西等。至於九龍和新界,有啟德發展區內的多個項目、長沙灣荔盈街綜合發展項目和九龍城海心公園擴建等。以上項目,預計在二三年至二五年逐步落成。 「(二)每年於海濱場地舉行至少三十項活動。」 要海濱朝氣蓬勃富吸引力,除了陸續接通和開放更多段落的海濱長廊外,海濱的管理和營運亦非常重要。近年,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工作從過往多聚焦在規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