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都市公園 為海濱添色彩
最近兩年,港島海濱發展迅速,灣仔至炮台山海旁路段陸續開放,而且段段有特色,成為不少市民日常休憩和「打卡」的好去處。此外,這些新開放的海濱,採用了「海濱共享空間」的管理模式,以較少規則規範市民的活動,讓市民可以更自由地使用海濱,遊人散步跑步閒坐釣魚,放狗狗踩單車踩滑板更是悉隨尊便,只要互相尊重和包容。
眼看港島的發展,也難怪有人問:「你們是否偏心港島區,哪九龍呢?」事實是,近年港島北岸受惠於中環灣仔繞道落成後陸續釋出的土地,讓我們可以「先駁通、再優化」策略盡速開放給市民享用。至於九龍這邊,不少項目其實正在興建中,預計在二零二三年內陸續落成;當中包括啟德跑道上的海濱長廊、土瓜灣海心公園擴建和渠務署基本污水處理廠海濱,合共提供額外超過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至於討論多年的紅磡都市公園亦有新進展。日前,發展局海港辦事處在海濱事務委員會會議中向成員介紹了最新的設計。
建議的紅磡都市公園位處紅磡碼頭前端,佔地約九千平方米,前身是碼頭交通交匯處。交通交匯處在二零一九年搬遷至室內,空出土地便規劃作休憩用地。原本政府建議以公私合營模式發展,並在於一九年進行市場意向調查,最後接獲三個建議。但經政府分析後發現全部都需要政府注資,再加上回報期冗長。再者,也有地區意見認為私人參與或會令公園過於商業化,甚至變成遊客景點而失去服務市民大眾的原意。經重新考慮後,政府認為公私合營紅磡都市公園並不適合。
交通交匯處在搬遷後一直開放給公眾使用,雖然沒有任何改善工程,但很快便成為區內孩童和青少年的玩樂場地。不時可見兒童在空置巴士站的路徑騎單車踩滑板,自攜活動籃球架練習射籃等。一片空地,只要開放給市民,並以開放式管理,市民便會創造出自己喜愛的公共空間。
經過一輪實地觀察和吸納公眾意見後,海港辦事處建議公園設計將以道路交通為主題,以呼應昔日服務近三十年的交通交匯處,並提供休憩遊樂和綠化設施予市民享用。設計者採用了時下流行的繽紛色彩,以車輪圖案在地上組合成包括平衡車賽道和綠化空間的公園。另外,公園內的指示牌和標誌都仿照交通路牌的設計。市民希望有更多綠化和遮蔭,因此設計者亦在場地上提供避雨亭、草坪和樹木。
設計者還找來一輛退役消防車置在公園內,讓市民可以近距離欣賞和接觸消防車內外的救生設備。
為推動創新設計和管理,辦事處將會以短期租約模式夥拍非政府組織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營運當中約二千二百平方米的兒童遊樂場地。設施包括一所戶外歷險樂園,可舉辦不同活動或展覽的戶內工作室,與及公眾休憩用地等。有別於傳統公園的遊樂裝置,場地內的遊樂設施鼓勵由兒童自行創作,既是多元,又可隨時變換。
為了盡快提供設施供市民享用,紅磡都市公園的施工期將會分階段進行。第一期工程將在二三年初展開並在年底完成。第二期工程將在一期開放後展開,預計在二四年中完成。
【圖:紅磡海濱都市公園以道路交通為主題的設計概念圖。(圖片由發展局海港辦事處提供)】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