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 十年保育夢
停用和關閉十八年的中環街市,已在上月底經活化後重新開放。筆者接受傳媒朋友訪問,常被問到:「街市終於開放,你有甚麼感想?」其實,參與這個獨一無二的保育項目十年,保留了舊日建築,而且能夠開放讓市民享用,已經很滿足了。
今天所見,這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建築盛載着廿一世紀二十年代的生活,昔日的街市檔攤變成了雜貨店旗袍店,場內滿佈不同的本地餐飲食物,中間的天井成為休憩用地。活化後的街市日夜人潮如鲫,有在中環半山行人系統路過進來看過究竟的,有老街坊過來懷緬過去的,也有年輕人從老遠特意走來朝聖「打卡」的。另外,不時有營運者舉辦的導賞團,帶領市民參觀這座歷史建築。
不過,十年前,這裡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中環街市自二零零三年停用以來一直空置,政府曾想把地塊賣掉作發展,後來在零六至零七年間發生的天星皇后保育浪潮後,再決定把街市保留並予以活化,且交由市建局負責執行。市建局建議把街市改造成「城中綠洲」,更用了兩年時間做研究和公眾參與,探討不同程度的保育方案。最後選出了筆者團隊設計,在原建築上加建一層漂浮空間以增加可用面積和提供更多綠化空間的「漂浮綠洲」方案,並以此作藍本展開計劃。
還記得,二零零一年筆者獲聘為項目建築師後多次親臨街市現場,情況跟現時所見的實在有天淵之別。由於街市已停用及空置多年,而且無人管理,內裡設施都破爛不堪,街市檔口幾乎沒有一個是完整無缺的,建築結構石屎剝落鋼筋外露情況也非常嚴重。再者,中央的光井,還佈滿了鴿子的屍體。
當年,滿以為盡快動工可以將問題解決,設計團隊卻經歷了多年的歲月蹉跎,可以碰到的問題都給我們遇上了。至於當中發生了甚麼變化?團隊又遇上甚麼困難?筆者幾年前在本欄「綠洲夢碎,中環街市再出發」一文中已作詳述,在此不贅了。(註)
簡單地說,因為種種原因,「漂浮綠洲」方案在二零一五年胎死腹中,市建局最後決定改用「簡約版」方法進行保育活化。不過,團隊又發現,倘若沒有增加地基和樁柱,原建築物結構不能承托天台花園的重量。縱是如此,一切還需從頭再來,由城規開始,再經屋宇署審批…
中環街市活化工程終在二零一七年十月正式動工,那一刻,街市已丟空了十四年,工程團隊要把破爛了近六成的結構重新修復。施工期間,團隊又要不停周旋於屋宇署和古物古蹟辦事處以尋找共識。終於,第一期二零二零年十月取得入伙紙,二一年八月開放。(第二期預計在二一年底入伙並在二二年初開放。)
「簡約版」的方案,就是大家今天所見的模樣。
中環街市由空置至復修完成歷時十八年之長,反映了在香港做保育舉步維艱。就算連「應否做?」和「如何做?」等基本核心問題也難以達成共識,蹉跎了不少歲月。原來,項目一天未動工,一天都有變化的可能。中環街市的經歷,牽涉社會不同持分者的價值觀、政府行政和財政上的配合、各政府部門的官僚制度同協作等種種困難。十年的保育路荊棘滿途,就算在施工前後社會各階層仍不斷有不同的聲音,例如「中環街市應否拆卸重建?」「為甚麼中環街市不還原作街市用途?」「加欄桿破壞大樓梯原貌」等等。這段期間,團隊一直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朝著目標奮進,把重重困難逐一克服。
中環街市空置十八年後,重新注入生命力並開放給公眾享用,保存舊貌之餘亦多了新鮮感。眼見不少市民在街市內流連忘返,長者們在大樓梯拍照打卡懷緬過去,心裡實在有說不出的感動。
(註:該文章已轉載於筆者新作《建築‧交響‧夢》一書內。)
【圖:中環街市活化重開後人潮絡繹不絕,大樓梯亦成為不少市民的「打卡」熱點。】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