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築香港》 公共房屋篇

香港七百萬人口,約一半住在公共房屋。公共房屋不但是解決社會住屋問題的重要建築,亦成為塑造地區面貌的主要元素。大型公共屋邨的設計,也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環境和方便。一些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建成的屋邨,深受當時盛行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影響,雖然實而不華,但不乏劃時代的建築設計。

「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的一百項入圍作品,當中五項便屬公共房屋。包括美荷樓(石硤尾邨)、北角邨、蘇屋邨、彩虹邨和華富邨。這些屋邨,有的經已消失,有的正面臨被清拆的命運。

一九五三年聖誕夜的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摧毀了五萬人的家園。為了盡快安置大量災民,政府工務局便在該區興建多幢徙置大廈,於一九五四年落成。這些大廈樓高六至七層,平面呈H型。左右兩翼是每個面積一百二十平方英呎的住宅單位。單位背靠背,以露台式走廊連接。由於住宅設計只是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室內沒廚房沒廁所。煮食灶台都在走廊,浴室和廁所是公用的,都設在兩翼中間的連接部份。後來石硤尾邨拆卸,只保留美荷樓一幢。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在二零一三年活化為青年旅舍。

位處維港海旁的北角邨,於一九五八年落成。北角邨由屋宇建設委員會(房委會的前身)聘請本地著名建築師甘洺(Eric Cumine)設計,以小區模式規劃,由七幢十一層高的大樓組成。相對於石硤尾邨的基本設施,北角邨便有明顯的進步。這裡有獨立廚廁,間房,還有露台,部分單位更有無敵海景。地面設有小商鋪和公共空間,海濱還可散步和垂釣,為居民提供了優質的生活空間。不過,政府認為海傍土地做公屋太浪費;北角邨在二零零三年被拆卸,今天已變成酒店豪宅的地盤了。

落成於一九六零至六三年,面積達七點八公頃的蘇屋邨,曾經被譽為是遠東最大型的住宅發展計劃。蘇屋邨也是由建築師甘洺設計,不過他做好屋邨總體規劃後,把項目分成若干區,更主動推薦了四家著名建築師,包括司徒惠、陸謙受、周李和利安(Leigh & Orange),分別主理各期設計。因此,每組建築都有不同的風格,但又互相協調。不同形態的塔樓,有Y型的、T型的、或是一字型的,高低起伏的分佈在不同的台階上,形成一個錯落有序的建築群。蘇屋邨在二零一零年被拆卸重建。

與蘇屋邨同期,落成於一九六二年至六四年的彩虹邨,由巴馬丹拿(Palmer & Turner)設計,亦是以小社區模式規劃的公共房屋項目。這裡還有學校、商店、郵局、街市、食肆和停車場等設施。彩虹邨由十幢高低有序的L型和T型的大廈組合而成,設計簡潔實用,充分彰顯著現代主義建築的理念。建築物在一九六五年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獎,成為香港早期優秀建築的典範。

位處港島薄扶林的華富邨,落成於一九六七至七一年,由建築師廖本懷設計。原來,盛產香港名人,堪稱地靈人傑的華富邨,前身是個亂葬崗。當年交通不便缺乏配套,有沒有人願搬進來也成疑問。因此,建築師便把這個位置偏遠的臨海山坡規劃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除了住屋外,還有商場、街市、銀行、圖書館、學校、停車場和巴士總站。華富邨的一大特色,便是首創由兩個正方型對角互扣而成的「雙塔式」大廈。兩個天井成為樓宇的中庭,天井之間是電梯大堂,走廊則設在天井周邊。每戶民居從走廊外望,都會看見所有門口。廖本懷曾說過:「假如有賊,人人都看得見。」可見建築師連鄰里關係也照顧到。

華富邨共有十六幢大樓,除了雙塔式的,也有L型和一字型的,高低錯落的依山而建。縱使住上了五萬人,也不覺得擠迫。


「十築香港」全民投票已進入尾聲,投票將於本月三十一日結束,仍未投票的讀者可前往網站www.10mostlikedarchitecture.hk選出你的至愛。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十築香港》 消失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