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城市》 規劃未來
【圖:哥本哈根政府,用了四十年時間,把市中心的街道網絡劃成行人區,成為令市民流連忘返的公共空間。】 |
最近,看了一齣電影,叫《人本城市》(The Human Scale)。這是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50 活在我城》節目之一。
《人本城市》是一部紀錄片,旨在探討城市未來發展模式。影片講述,到二零五零年,住在城市的世界人口會由現時的五成增加至八成。如何面對城市人口增長而找出方法以改善生活環境?究竟怎樣才是快樂的生活?怎樣的城市才會令人快樂?這些都是影片中要探索的課題。
影片以丹麥建築師及城市設計師Jan Gehl教授和團隊為主軸,講述他們在世界各大城市推動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為汽車而規劃,成為了世界各地主流的規劃理念。隨之而來的現象,就是樓宇之間的空間都被汽車佔據,城市土地滿佈高樓大廈和高速公路,人類卻在一個個混凝土盒子中渡日。未來的城市設計應該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車為本」?如何令城市更宜居和可持續?影片對當代主流規劃提出質疑。
哥本哈根本來也是個汽車之城,由於車輛數目不斷增加,令舊城區內大小馬路都被車輛佔據,連廣場都變成停車場。一九六二年,從意大利學成返回丹麥的Jan Gehl竟提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建議,把市內一條一公里長的街道Stroget禁止車輛行走。建議一出台,便惹來社會爭議。不少店主和市民對Jan Gehl的建議極度質疑︰「我們是丹麥人,不是意大利人啊!」「北歐人永遠都不會使用這些公共空間在戶外過活的。」
步行街的建議,店主們也反對。「沒汽車行走,那來顧客?沒顧客,我們怎生活?」
可是這些焦慮,轉瞬間便煙消雲散。趕走了車輛,卻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流。商舖的生意不減反加,行人街更成為市民喜愛的生活空間。往後,政府便基於Stroget的成功經驗,用四十年時間逐步把舊城會的馬路一段一段的轉為行人區,形成了今天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的行人街道網絡。行人區可供行人和自行車行走,街道變得空氣清新,更為城市建立了新的街道文化。
今天,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哥本哈根的成功例子,令Jan Gehl聲名大噪。不少城市多找他來做顧問,以解決當地面對的困局。因此,Jan Gehl足跡遍佈世界各地,從哥本哈根到北京,從上海到紐約,從洛杉機到墨爾本,從基督城到達卡,都可看見他的身影。他的團隊,早前也曾到過香港,為「起動九龍東」規劃提供意見。
澳洲的墨爾本,曾三度獲選為世界最宜居城市。但原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也曾面對一種情況,就是舊城區老化衰落,市民都移居市郊,過著住在獨立屋有私家前院後院卻杳無人煙的沉悶生活。規劃師們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令老舊城市重生,讓市民遷回市中心。Jan Gehl提出解決辦法,把舊區樓宇之間的後巷,清理和改造成行人街道。街道兩旁開設特色小商店和咖啡店。計劃完成後,本來是藏污納垢的隱蔽之地,搖身一變成為充滿活力令居民和旅客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Jan Gehl把馬路改造成行人區的建議,還在紐約時代廣場實踐起來。他在時代廣場附近的馬路,劃出單車徑,放置桌子和椅子,以簡單快捷的方法把街道變身。從影片所見,市民還在改造後的廣場打起雪球大戰,好不熱鬧。
不少先進城市都面對交通擠塞的問題。在傳統思維下,要解決塞車,便要興建更多馬路。但為汽車而規劃,只會吸引更多車輛。再者,城市進步,市民擁有汽車的比率愈來愈高,最終又會怎樣?Jan Gehl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一人一車,卻只會擠在路上,動彈不得。這是我們想要的城市生活嗎?」
回看香港,規劃師學會早前建議把中區德輔道中改劃為只准電車行走的行人區,並加以綠化,目的就是為城市提供高質素的公共空間,和改善空氣質素。這個建議,雖然得到大部分市民支持,卻遭運輸署、路政署、康文署等政府部門大潑冷水。城規會會否批准,仍是未知之數?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