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都市 高密度社區的延伸

香港面對建屋土地短缺的問題,但郊野公園不容開發,維港內不能填海,可開發的新界土地亦所餘無幾。因此,長遠來說,提供土地儲備的有效方法,恐怕只剩下維港外填海。
 
【圖:建築師學會建議在原有臨海社區外面興建浮城島嶼,作為原有社區的延伸。(圖片由香港建築師學會提供)。】
過去一百年,香港一直以填海造地以提供發展土地。其實,不單在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等面積有限的城市,都是以填海來提供土地儲備,以備不時之需。但近年公眾多關注環境和海洋生態的保護,反對填海的聲音常有聽聞。

故此,如何在提供土地與保護海洋生態取得平衡,便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在上月中的土地供應論壇上,建築師學會就長遠土地供應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理念。我們建議在臨海已發展地區對開的海面填海造地。不過填海方法並非如過去維港填海般把原有海岸線向外延伸,而是保留原有海岸線,在海上建造一系列的小島嶼,成為一組自給自足的浮城群(floating cities)

學會研究小組認為,政府花費七十億,填海建造面積約一百四十九公頃的港珠澳大橋口岸設施人工島。由於四周被公路和禁區佔據了三分一面積,並且身處飛機航道,建築物高度受到驗格限制,導致填海得來的人工島只能作單一功能,土地使用效率極低。

我們建議的填海,從可持續性出發,並從社會文化經濟及環保等多角度考慮。學會認為,在考慮填海範圍時,應該視之為原有社區的延伸,利用既有的基建道路和集體運輸系統接駁。此舉既可縮短建設時間和減低相關費用,亦能為鄰近居民提供同區搬遷的機會,保留社區面貌與活力。

建議中的浮城群,每個小島面積可在四十至六十公頃之間(約三至四個維園)。小島以集體運輸系統連接,一島一站。為了減低汽車使用量,除了提供緊急行車通道外,島上交通道路網絡以行人和單車為主。島上各區域之間的距離保持著十五至二十分鐘的步行時間,鼓勵居民步行。汽車減少了,這些小島自然便成為無污染的寧靜環境。

這些小島,形狀各異,以水道分隔,卻又互相連接,它們可共享公用設施,形成集工作生活與休閒的新型社區。

以浮城群代替大規模填海,好處就是不會影響原有社區享用海濱與海景。而且各個新建的小島又擁有長長的海岸線,令小區景觀更怡人,環境更宜居。另一方面,填海造成的小島嶼,相對於單一巨型面積的人工島,對海流及海洋生態的影響亦可減至最低。

有別於過往新市鎮及填海發展,浮城島嶼可按實際需要分階段進行,避免了從開始便投放大量資源填海建造巨大的人工荒島,然後又重演過去二十年的規劃模式。我們建議先做好整體規劃,完成技術及環境評估以確定人工島的大小與佈局。至於發展速度,可按社會變遷而定時檢討及修訂,令城市有機性地擴展。

浮城島嶼的建議,看似天馬行空,但事實是切實可行,更能為這沉悶都市增添姿彩。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十築香港》 消失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