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可步行城市 把街道還給行人

上文提及,香港正面對可建屋土地短缺的問題,而供汽車行駛的道路卻佔用了大量土地。西九龍海濱的龐大公路網絡,面積足可容納一個太古城。如果可以將汽車需求量降低,把道路面積減少;或在道路上空作為社區或休憩用地用途,便可騰出更多土地興建住屋。

城市規劃「以車為本」,大量公路不但把城市切割,而且造成空氣污染。為了行人安全,把人車分隔,以天橋隧道取代地面行人過路線。不少地區如西九龍和將軍澳等,更是平台駁平台,導致地面上沒有行人,街道上沒有活力,常被批評為「無街之城」。

事實是,相對於集體運輸如地鐵、巴士、電車等,私家車在市區交通效益最低,且往往是導致交通擠塞的主要原因。香港作為一個寸金尺土的高密度城市,若規劃仍以汽車為中心,過分倚重汽車,佔據大量土地,實在不智。

多建道路,只會吸引更多車輛,永遠解決不了塞車的問題。世界上不少先進城市,早已明白這個道理。像北美的亞特蘭大和候斯頓,為了舒緩交通擠塞,加建更多的高架公路,但至今依然受嚴重交通擠塞的困擾。市民花在交通的時間,竟是世界大城市中數一數二的。

上月中,挪威奧斯陸市政議會宣佈,為了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將於二零一九年前,全面禁止私家車進入市中心。「我們希望看到一個『零私家車』的首都市中心,給行人和單車打造一個更佳的交通環境。」市政府發言人這樣說。

由此可見,減用私家車,鼓勵使用集體運輸系統、鼓勵步行和騎單車,是大勢所趨。

其實,以集體運輸為主導的城市規劃,不但可以有效運用土地,更能提升城市生活質素。此舉既可保持可持續性,並改善空氣質素,令生活更便利。

一個可持續城市,除了有完善的集體運輸系統外,還要確保城市適宜步行,和方便以單車代步。要吸引市民以步代車,在城市設計中應處理好「最後一哩問題」。「最後一哩」,就是集體運輸車站與住宅及辦公室之間的距離。從過去不少研究和經驗所得,一般人可接受和感覺舒適的步行距離約六百至八百米,即約十五至二十分鐘的步行時間。因此,若在城市規劃和設計中,令這段步行旅程更方便和豐富,例如有寬闊和種植樹木的行人路、有遮蔭擋雨的設備;又例如街道兩旁設有活潑多元的設施,像商店、露天茶座和社區設施等,便可鼓勵更多人走路了。

值得一提的是,長達八百米的港島半山行人電梯系統,便是一個成功鼓勵行人以步代車的例子。

另一方面,一個可提供工作機會予當區居民的社區,亦可減低運輸交通的使用。你看天水圍,由於住宅佔用了大部分的土地,上班族都要前往其他地區工作,因此加重了交通系統和生活費的負擔。相反,一些商住混合的舊區如灣仔、旺角等,市民只需徒步上班,減低交通負荷。


自上世紀中以來,政府取締了不少在公共空間如街道上的商業活動,例如大排檔、小販攤檔和市集等。當這些既多元又活潑的行人活動被車輛取代後,社會便失去了這些無形的「商業用地」。其實,這些在公共空間進行的本土商業活動,不但能讓草根階層自給自足地謀生;這些極具本地特色的都市活動,既可豐富行人體驗,也能有助旅遊發展。理應被鼓勵而非令它們逐漸消失。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